教育局為民辦實事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10 09:11:00

導語:教育局為民辦實事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法治XX建設八件實事工作實施以來,在區(qū)委、區(qū)政府的領導下,在區(qū)人大的監(jiān)督和支持下,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我們緊緊圍繞相關文件的貫徹落實,從保障困難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權利出發(fā),創(chuàng)新思路,明確措施,強化了組織保障和經費保障,建立健全了教育援助的長效機制,并努力拓展援助渠道,擴大救助范圍,為構建和諧XX、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在2009年法治XX建設八件實事中,涉及區(qū)教育局的實事項目是第6項“健全助學制度”,具體內容為除繼續(xù)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和課本費外,嚴格按照政策規(guī)定,免除城鄉(xiāng)低保家庭和低收入純農戶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各項費用,減免非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學生的學費。對所有來寧務工人員子女全面免除雜費,使在我區(qū)就學的外來民工子女,享受雜費、課本費和借讀費三項全免的同城待遇。今年,我區(qū)將投入140萬元,繼續(xù)推行幼兒助學券政策,從幼兒教育到高中階段,讓各類經濟困難家庭子女全面普享政府“綠色助學”的惠民措施。

2009年以來,我局高度重視,扎實推進八件實事項目工作,現(xiàn)將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根據(jù)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會議、文件精神,我區(qū)認真貫徹落實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助學政策,依據(jù)市教育局《關于建立健全中等和高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實施意見》,對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一、二年級的中職學生按月發(fā)放助學金,2009年,我區(qū)每月發(fā)放2200人,發(fā)放助學款共計330萬元。

2009年,全區(qū)免收義務教育階段雜費共計47850人次,免收金額568.59萬元;提供免費教科書總金額376.09萬元,享受人數(shù)為59752人;對困難家庭實施教育救助共計2565人次,減免學習費用91.68萬元(其中高中、職校528人次,減免金額60.09萬元;幼兒園59人,減免4.72萬元)??倲?shù)中對低保家庭、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分別減免1963人次、403人次,減免金額分別為56.40萬元、24.85萬元。為抓好文件的貫徹落實,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確責任分工,落實機制保障。根據(jù)XX區(qū)依法治區(qū)領導小組關于“法治XX”建設八件實事的工作安排,經區(qū)教育局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對涉及的實事進一步分解,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分別由計財科、普教科、成職教科與托幼辦負責,并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相關科室定期匯報工作實施進展情況,以確保涉及的實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

第二,嚴格執(zhí)行文件,確保救助到位。根據(jù)《區(qū)政府關于促進低收入純農戶增收的意見》及修訂后《教育救助實施辦法》的要求,同時結合市教育局《關于修改“助學券”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們進一步擴大了“助學券”制度的發(fā)放范圍,包括原享受本市城市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新增納入XX市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同時也擴大了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救助范圍,對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子女就讀區(qū)內、外公辦高中(含職高)學校的,高中階段學費、住宿費全免或者全額補助。同時為了更好地落實江蘇省教育廳、財政廳關于做好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工作的通知及市教育局關于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雜費的工作意見精神,我們召開了中小學校長會議,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組織分管校長和收費管理人員進行了專門學習,對免收課本費及雜費工作的實施內容、方法、范圍、標準進行傳達部署,確保學校能夠正確運用政策,做到應免盡免。2009年春、秋季開學,區(qū)財政均將應免雜費的專項經費及時撥付到學校,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免費提供的教科書已由省財政統(tǒng)一支付。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曉程度。要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使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家庭都能了解政府出臺的教育政策,讓困難家庭子女都能及時得到教育救助,關鍵在于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提高政策知曉率。為此,我們采取三種形式,在三個不同層面開展宣傳工作,確保政策宣傳到位。一是充分利用區(qū)“一報兩臺”、XX教育信息網等信息傳媒,在全區(qū)范圍進行廣泛宣傳。二是學校通過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直接宣傳。三是各街道、各社區(qū)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宣傳載體,對居民尤其是困難家庭進行重點宣傳。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這樣的宣傳方法,及時提示困難家庭學生或家長按時到規(guī)定地點辦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深入調查摸底,健全工作臺帳。我們在每學年開學前開展細致調研,及時了解掌握全區(qū)各街道困難家庭的狀況,制訂出全區(qū)年度教育救助工作計劃和目標,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各學校都建立了困難家庭學生救助臺帳,全面完整的反映受救助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救助渠道,保證每一戶困難家庭子女都能得到救助。同時,各學校還對本校困難家庭學生的救助情況進行公示,使教育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公開,接受社會的廣泛監(jiān)督。

第五,拓展救助渠道,擴大惠民范圍。充分發(fā)揮教育系統(tǒng)黨、團組織的作用,通過設立愛心基金、建立獎學金制度、開展勤工儉學等,不斷加大對貧困生的幫扶力度。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送溫暖、社會團體、個人捐助和愛心班、春蕾班等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積極主動和企業(yè)、系統(tǒng)、部門等單位或個人聯(lián)系,為貧困生爭取更多的救助資源,拓展教育救助、捐助渠道。

通過對各項教育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為我區(qū)困難家庭子女就讀開辟了“綠色通道”,對處于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等階段的低保家庭、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危重病人家庭、殘疾兒童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救助,全區(qū)沒有因教育收費問題影響困難家庭子女按時入學或輟學的現(xiàn)象發(fā)生。

新的一年,我們將進一步把教育救助工作做細、做實,并進一步爭取多方面的支持,借助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保障全區(qū)經濟困難家庭的子女享有良好教育的權利,將實事辦好,讓人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