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新教師2010上半年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01 09:56:00
導語:幼兒新教師2010上半年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學年我園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肉體,堅持“為201007/375375.html" target="_blank">幼兒開展效勞,為教員生長效勞”的思想,在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變革和教育現(xiàn)代化的根底上扎扎實實地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一、施行人本管理形式,進步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一)強化崗位職責,實行崗位義務考核制度。
上學年我們討論制定了一本《松幼質量手冊》,教職工們依據(jù)手冊內容指導日常工作,中層干部依據(jù)手冊條例對本部門職工停止考核。但是在施行以后大家發(fā)現(xiàn)有的條例過于籠統(tǒng),不便于實踐操作。因而在這學年中我們又認真研討質量手冊,并重新修訂、細化其中局部內容,使教職工們對本人的工作范圍和職責了如指掌。此外,我們還依據(jù)新的崗位職責重新修訂每月工作考核表。經過這些舉措,大大增強了教職工的崗位認識,同時也讓考核工作更完善、更有據(jù)可循。
(二)增強中層干部隊伍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本學年,我們在以往三級管理網(wǎng)絡構建的根底上,進一步完善了中層干部的管理機制。首先,增強中層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作為主干不是一種享用,而是一種榮譽,一種義務,是意味著我們要比教員吃更多的苦,做更多的事,要“源于教員而高于教員”。
其次,展開對中層干部的教育理論學問、管理學學問等方面的園本培訓工作。在詳細施行中,采用理論學習與理論觀摩相分離的方式,讓中層干部在盡可能多的外出學習中開辟思緒,不時進步她們的理論程度和業(yè)務才能。
最后,堅持中層干部每月例會制度。在例會中我們改動了以往的小結制,將工作小結與考核制度相分離。由園長為每個中層干部制定出階段性過程目的,并在例會中對她們的管理工作實績停止考核,并提出下階段應該發(fā)揚或完善的中央,從而協(xié)助她們更好地達成各自的管理目的。
二、努力發(fā)明條件,促使不同根底的教員都能在原有根底上得到進步。
(一)增強師德師風建立,營造良好的氣氛。
師德師風直接關系到教育的形象,幼兒園的名譽。要發(fā)明一種尊師重教的良好環(huán)境,同樣需求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只要我們把工作做好了,我們才會博得社會的支持和關懷。這一學期來,我們注重理論學習,組織教員學習《中小學教員職業(yè)道德標準》、《未成年人維護法》等,協(xié)助教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二)積極發(fā)明條件,為教員的生長搭建舞臺。
1、抓機遇,樹典型,激起教員完成本身價值,加強積極向上、勇于競爭的認識。
素質教育的深化施行,對教員的請求越來越高,積極投身教育變革,進步教學程度和才能既是幼兒園開展的需求,也是本身開展的需求。我園采用抓重點,樹典型的辦法,增強先進教員、優(yōu)秀教員的推優(yōu)力度,使教學業(yè)務才能較強的黃曉鶯等一線教師的先進性更為顯現(xiàn)出來,從而鼓勵其他教員冒尖。
2、以“請進來,走進來”的方式為青年教員拓寬信息渠道。
本學期,我們引薦了二名教員參與區(qū)主干教員培訓班。經過她們外出學習后帶回的反應信息來開辟其他教員的教學思緒。同時,園里還努力發(fā)明條件,請專家?guī)Ы糖嗄杲虇T。經過有針對性的理論、理論指導,協(xié)助青年教員找到其本身的優(yōu)勢與單薄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促使她們更快地生長。此外,針對園內科研力氣單薄的現(xiàn)狀,我們還請了教育學院的專家教師輔導教科研小組的活動,協(xié)助教員進步教科研程度。
3、展開“一助一”結對活動。
本學年我們改動了以往由園長指定的結對方式,而是讓教學有艱難的教員自在選擇結對對象。這樣做的益處就是讓結對對象從感情上來說比擬容易接近,也更容易溝通。同時我們的結對重心也從理論學習轉向了教學理論的指導。經過一年的努力,那些本來才能弱的教員在教學辦法上有了明顯的進步,這從年終考核的成果中也進一步得到證明。
三、以“綱要”肉體為指導,在學習研討“探究型主題活動”中詮釋新課程內涵,進步保教工作質量。
(一)以整合的理念在主題活動中展開社會范疇課程研討。
二期課改明白指出:教育不只僅是傳授學問,開展智力,教育更要立足于完好人的開展。因而,本學期我們分離社會性課程的研討,進一步推進探究型主題活動的展開。
首先,我們增強了理論學習,在學習中讓
教員明白什么是社會性課程;社會性課程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依據(jù)幼兒的年齡特性,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合適展開哪些類型的社會性活動內容等。有了理論根底以后,我們又展開材料庫的共建活動。教員們在依據(jù)主題內容尋覓材料的過程中,不只豐厚了本人的學問,還為教研工作發(fā)明了良好的條件和環(huán)境。
此外,我們還普遍展開主題活動的理論交流工作。在交流過程中鼓舞教員用理論來剖析同伴的教育行為,經過剖析,進一步地學習理論、內化理論;經過剖析,也為教員盲目地深思本人的教育行為打好根底。
(二)分離家長工作的展開,探究教育資源整合的新辦法。
家長工作不斷是我園的重點工作之一,在原有工作的根底上,我們又對在課程變革背景下展開家長工作停止了探究。
首先,我們應用開放半日活動的時機向家長宣傳二期課改和主題活動,讓家長明白幼兒園的活動內容和活動辦法。其次,各班肯定了各自的主題以后讓家長共同參與討論主題展開的內容。這樣既讓家長理解了教員的教學目的,也明白了本人作為教育的一局部所應承當?shù)穆氊?。最后,教員們應用各種途徑,如:家園之窗、家園通訊、家園聯(lián)絡冊、家長參與活動等各種手腕積極拓寬與家長間的溝通渠道。由于這些措施的施行,家長普遍對幼兒園的課程變革表示了解,從而更愿意積極配合學校工作的展開,由此也自然進步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
四、在乒乓活動中,探究建構幼兒良好情感質量的新辦法、新途徑。
(一)繼續(xù)展開乒乓活動游戲化的研討,進步幼兒的活動興味。
從陳鶴琴先生的游戲理論取得感知:任何教育教學活動均應讓孩子在高興的心情中,在毫無壓力的環(huán)境中,在不知不覺的游玩中習得經歷。本學年我們重新整理了以往的乒乓游戲冊,并依據(jù)課改肉體對乒乓游戲停止梳理,同時分離新的教育理論,把握和處置乒乓游戲與乒乓技藝的關系。乒乓活動的游戲化,在培育孩子運動諧和才能及安康心情的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安康、調和的開展。
(二)在乒乓活動中培育幼兒良好的情感質量。
3~6歲的幼兒神經活動的興奮過程強,抑止過程弱,他們富有熱情,情感體驗易受外因影響,特別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心情易受感染。所以,我們充沛應用幼兒的這一特性,發(fā)明出良好的情感氣氛。如在一次混齡乒乓活動中,小班孩子看到大班的哥哥姐姐純熟地持球身手很是羨慕,于是他們也想模擬。可是由于小班幼兒對精密動作不能控制,所以球一到他們的板上就掉下來。一次次的失敗讓他們灰心絕望。見此情形,大班教師心血來潮,鼓舞大班孩子為小班弟弟妹妹設計一塊共同的乒乓板。這下,大班幼兒可忙開了,他們紛繁想方法、找資料來嘗試制造,一次不勝利就第二次、第三次……,經過許屢次的嘗試,他們終于設計出了一塊塊共同的乒乓板。有的在乒乓板外圍用硬紙圍個圈擋住滾動的球,有的在乒乓板外表貼一塊同樣外形的厚布以增加摩擦力,還有的痛快在板上粘一只一次性的小碟子……經過這樣一個活動,不只培育了大班孩子的發(fā)明才能,同時也讓他們體驗了作為哥哥姐姐要保護弟弟妹妹的情感。
以上是我園在這學年的主要工作,由于教育變革開展的趨向具有將來性、超前性、動態(tài)性,所以我們現(xiàn)有的師資程度、教學環(huán)境和辦學教育觀念的支撐點還不時顯現(xiàn)出種種滯后性,還不能完整滿足教育變革和社會開展的請求。在下學年中,我們重點要把工作做實、做深,將辦園特征與幼兒園的整體教育有機地交融起來,從而更有效地進步辦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