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jīng)歷范文

時間:2023-04-03 09:4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長經(jīng)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五小學四年級(3)班 邢倩茹

我的成長經(jīng)歷和別的孩子差不多,過著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我很小的時候因為奶奶有病,爸爸媽媽又很忙,所以媽媽只好把我放在地頭旁,一邊干活一邊看著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媽媽把我轉(zhuǎn)到了一小,在這所學校里我沒有感到一點兒的幸福和快樂,每天幾乎都要被老師打罵。原本我很內(nèi)向的性格從此變的更沉默了。上課我從來不敢正視老師的臉,怕又招來老師打罵。原來我有一個長辮子,老師一氣就揪我的辮子,后來我給媽媽說了,媽媽就給我剪掉了。以上這些原因都是我學習太差,拉了班里的后腿,因此老師也拿不到獎金,評不上先進班,所以我成了眼中釘、肉中刺。老師從一年級就叫我混蛋,但我一直沒有混蛋,到了四年級我才徹底的混蛋了。

在我童年的時候我曾恨過我的數(shù)學老師,她毀了我童年的快樂和天真,使我變成了非常特殊的一個我,一個不愿和別人說話、不敢看別人的我。還有,我怨過我的媽媽,她不應該不讓我上托兒所或?qū)W前班,使我沒有學習的好基礎,使我成為了一個人們眼里很笨很笨的孩子。

篇2

當我初見別人跳繩時,就下定絕心一定要學會跳繩。媽媽給我買了一根小繩,我開始了學習。

我第一次跳繩時,只會跳一個,而且腳落到地上的聲音極大。媽媽為了讓我盡快學會,自己當起了我的老師,天天教我跳,可是,我就是學不會。最后我不想學了,我把這想法告訴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沒有什么事你做不成。相信我,別放棄!”我聽了媽媽的話,苦苦練習,最后終于學會了!

我想:我學會跳繩不光是因為我刻苦練習的結(jié)果,媽媽的功勞也不小,要不是媽媽鼓勵我,我恐怕現(xiàn)在都不會跳繩!

世上沒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做個有心人。

西安市碑林區(qū)何家村小學五年級:zuan

篇3

回想起來,我的成長經(jīng)歷是非常幽默的,小時候我鬧出了許許多多的笑話,讓我笑得肚子疼。

還未上幼兒園前,我跟著媽媽到處去玩,一次,我誤打誤撞的撿回了一個小“皮球”,我把“皮球”抱回了家,讓媽媽和我拍“皮球”,媽媽笑著說:“這是西瓜,不是皮球?!蔽艺f:“媽媽壞,這就是皮球?!闭f完,我拿起“皮球”來,往地上一“拍”,只聽見“啪”的一聲巨響,一看,“皮球”裂成了兩半,我急了,說:“皮球破了。”爸爸和媽媽聽了都哈哈笑,說:“這哪是皮球啊!這是西瓜!”我驚呆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睛快瞪出來了,說:“啊!這不是皮球呀,氣死我啦!”

上了幼兒園,我還是如此,經(jīng)常鬧笑話,記得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念兒歌,我念錯了好幾回,老師不耐煩了,便說:“聽清楚再念.”這一次,我聽清楚了,和小朋友們念到:“聽清楚再念.”老師無可奈何,只好再教一遍了.

而上了小學,我可不敢再調(diào)皮了,因為,爸爸說:'學不好要打屁屁了.''我只好改了,爸爸的竹筍炒肉可不好吃.

你們看,這就是我以前的成長經(jīng)歷,相信我們大家的成長之路會越來越美好!

篇4

在小的時候我經(jīng)常生病,爸爸媽媽就把我?guī)У结t(yī)院檢查??墒菣z查的結(jié)果就像是一場大劫難似的。醫(yī)生告訴爸爸媽媽:“這個孩子患有先天性的心臟病,要盡早的治療,這樣會對孩子會更好。”在爸爸媽媽聽到這些消息后他們并沒有放棄我這個孩子,而是盡可能的照顧我。在我生病時是媽媽或爸爸把我背到醫(yī)院去治療。就這樣爸爸媽媽為了我奔波了幾年后,終于有一次,我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那一次爸爸為了救我為了付醫(yī)藥費,竟然拿自己的血給賣了500元錢,雙手把錢給了醫(yī)院。這500元遠遠不夠醫(yī)院的醫(yī)藥費,爸爸媽媽想盡了辦法。親戚那里也借了,朋友那里也借了,可是還不夠醫(yī)藥費。在情急之下,爸爸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在橋上他搶了別人東西,就因為這,爸爸被抓到警察局去了。媽媽到警察局去看看爸爸時,爸爸什么也不吃,只是在那很煩,很煩。

在爸爸出來后便沒看見媽媽,經(jīng)過打聽才知媽媽回了娘家。爸爸知道后便去找媽媽,可是媽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而不肯原諒爸爸,就這樣,他們離婚了。

后來爸爸在家里也呆不住了,便到城市去打工去了。媽媽也在黃岡找了一份工作。他們把我放在了奶奶家。

但是媽媽從沒忘記我,經(jīng)常來看我。在我的印象里沒有爸爸這個人,因為從我記事以來我沒見過爸爸,只是媽媽總是來看看我。所以在我的眼里媽媽是個好媽媽。

在媽媽的不放心和媽媽的努力之下,在我6歲那年媽媽把我接到了黃岡。當時是說把我接到那里去讀書,可是媽媽剛開始的積蓄不多,所以在我7歲半那年才開始讀書。

在我在黃岡沒讀書時,媽媽一放了假就把我?guī)С鋈ネ妫夷菚r簡直是個快樂的小天使一樣。

但是讀書以后讓我煩惱的事情發(fā)生了,那也是我沒想到的事情。

剛開始我在學校還好,經(jīng)常得獎狀,老師也夸我是個聰明的好孩子,可是在讀四年級的時后令我不愉快的事發(fā)生了。

以前我以為讀書的孩子會懂很多道理,可是沒想到的是他們是那么的可惡。但是有的孩子不是那樣的。

在這六年當中,我在學校的煩惱事回家后唯一能訴苦的只有媽媽,每當我把這些講給媽媽聽時,媽媽就勸我要好好讀書不要管他們怎么說。聽了媽媽的話我平靜了很多,但是這不管用啊,同學還是經(jīng)常說我的事情,這令我特傷心,也特別想不開。

終于,在我五年級的時候我承受不了這些壓力,我的成績慢慢的下降了。一直到六年級畢業(yè)的時候還是有人說我的病情,這讓我徹底的失望了。

但是媽媽總是鼓勵我,激勵我。但是這些對我來說是沒有用的,因為同學們的嘴上永遠閉不住的,我永遠都會聽見他們說:這個女孩有心臟病,別靠近她,要不,會傳染的?!?/p>

篇5

我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那個在我的小床底下角落布滿灰塵的小熊,我抱起它,幫它拍去一身的塵土,它那雙圓溜溜的眼珠子依舊水靈靈的,我望著它,不覺勾起了我那塵封在角落的回憶……

柔和的陽光下,一個小女孩抱著小熊開心地給小熊說故事,暖和的陽光映著天真的笑臉,像是在訴說著一個美麗的童話。不知不覺小女孩長大了,放下小熊,背起書包,走向了成長的路途。知識的海洋逐漸淹沒了小女孩的稚氣,而天真的微笑、純真的目光依舊陪伴著小女孩。小女孩上小學了,越來越多的知識使小女孩顧不得其他,一直沉浸在書里,小女孩覺得很辛苦,可她并不埋怨什么,因為知識讓她覺得很充實。媽媽的鼓勵,讓她更加奮發(fā)向上;爸爸的嚴厲,讓她更加完美;同學和朋友的問候,讓她有了無限動力。她覺得自己好幸福,小女孩臉上每天都掛著微笑,她總是樂觀的去面對一切,可她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她會為電視上的一些感人情節(jié)淚流滿面。同時,在小床角落底下的小熊,早就被小女孩遺忘了……

和許許多多的女孩一樣,她也喜歡童話,喜歡娃娃,可現(xiàn)在她不得不放棄這些,為美好的未來去奮斗。她也因為失敗而哭泣過,也曾為成功而喜極而泣,她也會跟媽媽撒嬌,也會當一個大姐姐去照顧小弟弟、小妹妹……

她就是我,這個小女孩就是我,一個真實的我,一個享受著無限幸福的女孩。看著懷里的小熊,我想,我該長大了,我不再是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了。我會好好準備新的一年的到來,迎接新的生活。同時,我將把小熊洗干凈,好好收藏,就讓這回憶一直延續(xù)下去吧,直到永遠……

五年級:佘曉珊

篇6

——記我的一次音樂教研成長經(jīng)歷

朝暉初中 金麗娜

案例背景:

2009年4月下旬,區(qū)優(yōu)質(zhì)課評比緊張地進行著。按照比賽的要求,我們提前一周拿到了借班上課的內(nèi)容:八年級15冊第四單元《獵人合唱》。

教案設計和試教的過程被濃縮在短短一周之內(nèi)。雖然之前自己的教學中也接觸過這一單元,但當時設計的是欣賞課,而這次比賽要求設計以學唱作品為主的唱歌課。如何導入新課以及是否使用發(fā)聲練習成了一開始構思的重點。

案例描述:

第一次設計:

自從新課改以來,練聲曲就很少進入我們的歌唱課堂,所以我首先設計了一堂沒有發(fā)聲練習的唱歌課。試教下來發(fā)現(xiàn)幾個問題:整堂課學生都在努力地學唱,可是結(jié)果卻事倍功半。因為沒有經(jīng)過發(fā)聲練習,學生的嗓子沒有很好打開,歌唱的聲音狀態(tài)和音色都受到影響,無法自信、有感情演唱歌曲;歌曲后面有幾處難點的解決較麻煩,和諧演唱二聲部的目標也未能達成。

二聲部譜例:

第二次設計: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又設計了一堂由節(jié)奏導入的唱歌課。就是將作品難點旋律的節(jié)奏型加以提煉,然后采用師生互動(用節(jié)奏打招呼:即邊用手打拍子邊喊出“嘿”)的形式開始新課。

雖然這一次使歌曲的難點節(jié)奏得到了很快解決,學生通過前面的邊節(jié)奏邊“嘿”嗓子也相對打開了,看似學生都在認真投入節(jié)奏練習中了,但是這種方法對于自己熟悉的學生來說還是顯生硬、枯燥了些,盡管他們也在積極努力地配合著我。于是我腦海中又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如果是面對借班上課的學生呢?完全陌生的學生也能夠這樣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老師的教學中嗎?

第三次設計:

如何能夠自然地引入新課,又能讓學生覺得快樂,進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呢?我反復思考著這個問題。既然已經(jīng)搬出了歌曲難點的節(jié)奏型,何不把旋律也加入其中呢。在臨近比賽的前兩天我突然想到這點。我還是選擇了發(fā)聲練習。我決定要進行一次基于傳統(tǒng)課堂發(fā)聲練習的新的嘗試。

于是在原節(jié)奏型的基礎上我加上了歌曲第二部分的主題旋律:

以及雙聲部中上聲部旋律:

然后根據(jù)借班上課學生與老師互為陌生的特點,我給這幾條旋律編了歌詞,而不采用傳統(tǒng)練聲曲中的母音,師生互動打招呼的形式類似于部隊里戰(zhàn)士的“拉歌”,按照這樣的考慮我設計了以下發(fā)聲練習曲:

在熟練應答的基礎上隨調(diào)性的轉(zhuǎn)變而不斷變換自己的音調(diào),從而達到練聲的目的。

比賽那天,我將這一想法付之于行動,跟借班的學生一起開始了互動。由于歌詞里面唱到了自己的班級,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隨著不斷變換的調(diào)性用響亮的歌聲跟我回應。這一次我感受到了之前試教過程中從未感受過的這種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和自信。這種師生間的充分信任一下拉近了學生和我的距離。他(她)們的積極回應同時又調(diào)動了我的興趣,我更加積極地、滿懷信心地引導學生進入音樂。在對歌劇的演唱形式和合唱在歌劇中的作用作初步了解之后,整堂課在輕松、快樂地氣氛下進入學唱的主題。因為有了之前對學生的信任,學唱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自己去聽辨、去模唱,學生也很認真地去做,學得很快。再加上一開始練聲曲中難點的解決使后面歌曲學唱中的難點也都迎刃而解。因為有了對練聲曲中上聲部旋律的感覺,學生很快掌握了低聲部與二聲部的學唱,并能較和諧地將其唱出。在歡快、爽朗的歌聲中,師生的共同表演將本堂課推向了。

案例啟示:

1.激發(fā)學生興趣是有效教學的“催化劑”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我們應揚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設計,要舍得改變自己的教學思想,無論多完滿的教學設計,我認為首先必須符合學生的心理,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這樣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教學成為極富情趣的快樂之旅。從開始的互動打招呼到最后的合作表演,唱響自己班級的練聲曲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性又反過來調(diào)動了我的興趣。

2.提高學生自信是有效教學的“保鮮劑”

在課堂上我們要盡可能減少學生的挫折體驗,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時進行鼓勵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我將自己的班級融入歌詞,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隨著不斷變換的調(diào)性用響亮的歌聲跟我回應,這種師生間的充分信任一下拉近了學生和我的距離。接著,因為有了之前對學生的信任,學唱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自己去聽辨、去模唱,學生也很認真地去聽辨、模唱,學得很快。再加上一開始練聲曲中難點的解決使后面歌曲學唱中的難點也都迎刃而解。

3.開發(fā)課程資源是有效教學的“再生劑”

篇7

他以為他從此可以像作家一樣寫作,然后收到猿源源不斷的稿費??纱撕蟮暮荛L一段時間,他寫的很多東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絕,就是了杳無音訊。這使他很沮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棄當作家的夢想。

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這種失落,就走進了他的老師楊教授的辦公室,把自己的苦悶與煩惱一下子都說了出來。楊教授沒有出言安慰,也沒有告訴他該怎么辦,而是對他說,有一種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幾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即使生存環(huán)境十分適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5年一過,它就會像施了魔法一樣,開始以每天兩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迅速生長,并在6個星期內(nèi)長到190英尺的高度。因此,它被人們視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頓,楊教書繼續(xù)說,當然,世界上不是存在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長所依賴的是它那長達幾英里的根系。其實,早先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它一直在壯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時間儲蓄了能量,最終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神話。

聽后,他若有所思?;厝ズ?,他開始大量閱讀,同時,他靜下心來學習理論技巧,更加深入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20歲時便推出第一本書——《蓮花開落》,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還每年出版五六本書,并且本本暢銷。

篇8

他以為他從此可以像作家一樣寫作,然后收到猿源源不斷的稿費??纱撕蟮暮荛L一段時間,他寫的很多東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絕,就是了杳無音訊。這使他很沮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棄當作家的夢想。

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這種失落,就走進了他的老師楊教授的辦公室,把自己的苦悶與煩惱一下子都說了出來。楊教授沒有出言安慰,也沒有告訴他該怎么辦,而是對他說,有一種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幾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即使生存環(huán)境十分適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5年一過,它就會像施了魔法一樣,開始以每天兩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迅速生長,并在6個星期內(nèi)長到190英尺的高度。因此,它被人們視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頓,楊教書繼續(xù)說,當然,世界上不是存在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長所依賴的是它那長達幾英里的根系。其實,早先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它一直在壯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時間儲蓄了能量,最終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神話。

聽后,他若有所思?;厝ズ螅_始大量閱讀,同時,他靜下心來學習理論技巧,更加深入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20歲時便推出第一本書——《蓮花開落》,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還每年出版五六本書,并且本本暢銷。

篇9

我成長的經(jīng)歷是豐富多彩的,我六歲的那一年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街,我一轉(zhuǎn)眼看見一位老爺爺在賣小金魚,好多五顏六色的小金魚好看極了,爸爸媽媽看我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小金魚看就問我還想要買呀,我開心的點了點頭,媽媽就叫我挑兩條我喜歡的,我挑了一條紅色和一條黑色爸爸又給我買了一個小魚缸,我開心的抱著魚缸愛不釋手。從那以后我天天給魚換水喂魚食我一有時間就趴在陽臺看小金魚希望它快快長大。

一天一天過去了,小金魚就有一點點變化,一直到大年初一小金魚終于長大了,我高興極了。然后就跟爸爸媽媽去逛大街了,可是我出門時竟然忘了鎖門,回來一看魚要被小貓吃了,我急忙撲上去還好發(fā)現(xiàn)的及時小金魚安然無恙。經(jīng)過這件事我天天看著門。

一天爸爸媽媽對我說小金魚留在我們家不安全快把它放了吧不行但是小金魚想爸爸媽媽呀我想了想說:那好吧,盡管我心里有千萬個舍不得,但是我想它到了小河里能夠更加幸福更加安全。就這樣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將它放入小河里,望著它慢慢地游向遠方。

五年級:cfsss

篇10

在海外求學幾年,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學業(yè)上的進步,更多的是思想的升華和性格的磨練。

初到加拿大溫哥華這座“最宜居”的城市,我被它美麗的自然風景和宜人的氣候迷倒。我加入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大腦研究中心”是加拿大知名的神經(jīng)科學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前沿研究領域的一流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這里良好的實驗條件,活躍的學術氛圍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讓我印象深刻,也對周圍每個實驗室的研究充滿了好奇。

但生活的舒適和剛到實驗室時的新奇,很快就被研究生學習過程中的現(xiàn)實壓力所取代。

首先,我的研究方向從大學時的植物生理學轉(zhuǎn)向了現(xiàn)在的神經(jīng)生物學,相關知識的積累要從零開始。

其次,語言的障礙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帶給我不小的挑戰(zhàn)。

此外,由于研究環(huán)境的變化,我的科研項目進展得也相對緩慢。

由于沒有實驗成果,一個感覺勢在必得的獎學金與我失之交臂,剛出國時的斗志和自信在這時降到了谷底。我開始懷疑自己出國的決定是否正確,自己的才能是否會無從施展。

受挫的我?guī)状螄L試尋找通往成功的捷徑,但現(xiàn)實告訴我,要成功就沒有捷徑??赡苁恰案F則思變”,在失去了前進動力時,一次次的失利和打擊讓我開始正視差距并認真思考: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我的人生目標是什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當時正值2008年初北京奧運會圣火傳遞,我和其他眾多的海外學子們一樣,最直接地看到了歐美媒體在阻礙圣火傳遞過程中的歪曲報道。已在加拿大生活了幾年的我,在贊同發(fā)達國家的先進方面之余,還深刻了解到其社會制度的缺陷。

在同年的汶川地震中,海內(nèi)外中國人所表現(xiàn)出的團結(jié)讓我感動并再次觸發(fā)我的內(nèi)省。我逐漸認識到只有將國家、民族的命運與自己連在一起,將自己的知識用以幫助國家和民族的強大,才是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最好方法。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值得我追求的,是真正對國家、社會和人民有實際貢獻的事情。要實現(xiàn)目標,就必須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鉆研。對我而言,就是要努力學習加拿大和其他先進國家已有的知識,將自己的生物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用于國家的建設。

知止為始。新的人生目標給了我更為持久和強大的動力,我開始積極調(diào)整心態(tài)和學習重點。

當我了解到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把新藥創(chuàng)制作為重大專項之一加以重點發(fā)展,突顯出國家對于科技創(chuàng)新實際應用于人民健康的重視時,我將實驗課題轉(zhuǎn)向研究神經(jīng)疾病的分子機理和開發(fā)用于腦中風的治療藥物。

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和長遠目標的激勵讓我更勇敢地面對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難。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我的研究最終獲得了突破性的新發(fā)現(xiàn)。

我所選擇的新課題并非實驗室資助的傳統(tǒng)研究方向。但幸運的是,我的研究導師麥克斯?施耐德(Max Cynader)教授的寬容和鼓勵給予了我極大的支持。從他那里,我學到的不僅是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思維,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感,對問題的宏觀審視,以及對團隊合作的重視。

麥克斯?施耐德教授的言傳身教幫助我與其他研究組順利開展合作,這將我的研究領域延伸至多種神經(jīng)疾病,讓我學習到了更多的研究手段。我的視野在這些合作中得以開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員交流的技巧和自信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為了展現(xiàn)中國留學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促進中加學術交流,我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參加了第一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學位論文演講競賽。幾輪過關斬將后,我最終獲得了全校第二名和最受觀眾歡迎獎。

在面對加拿大社會大眾的講演比賽中拿獎,這不僅說明我的新發(fā)現(xiàn)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和關注,更表現(xiàn)出了加拿大社會對于華裔科學家和學者研究能力的肯定。能夠以自己的表現(xiàn)為在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爭得榮譽,我感到很榮幸。所有這些經(jīng)歷讓我確信,小至一個科研課題,大至一個社會問題,它的重要性就決定于其對社會的潛在影響和貢獻。

留學幾年以來,我在思想認識上和科研能力上的提高都離不開導師麥克斯?施耐德教授的指導。王玉田教授、宋偉宏教授、賈韋國教授等許多已有卓越成就的海外華人教授的親身傳授,也給了我極大的幫助、鼓勵和支持,讓我在生活和科研中受益良多。

然而在與身邊同學的溝通中,我意識到由于學習壓力和信息傳達不暢,很多和我一樣有著種種困惑的中國留學生卻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的交流渠道。

我深知,要完成像大飛機制造、“神舟”與嫦娥計劃、蛟龍深海探測等切實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宏大工作,僅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計劃也是一樣的,它需要大批優(yōu)秀科研人員和工程人員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海外留學人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實現(xiàn)祖國的強大,只有眾多海外留學生都懷有一顆報效祖國之心,有機會得到有學術成就的教授指點,切實提高大家的學術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幫助到國家的建設。

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我決定為本地區(qū)的海外中國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研究人員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使他們能夠互相交換研究心得,拓展科學網(wǎng)絡,同時還可以和海內(nèi)外知名華人教授進行交流,獲得他們的指導。

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很多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華人教授的支持,在駐溫哥華總領館教育組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們成立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生物學中國學者聯(lián)系會(BioNECS)”,一個為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從事生物學研究的高水平學者提供交流平臺的學術組織。我們一方面邀請了這些教授傳授他們的研究經(jīng)驗和事業(yè)發(fā)展策略,一方面也積極倡導和鼓勵大家為祖國作貢獻。

隨著中加學術交流日益緊密,來加拿大交流的中國知名大學和企業(yè)逐漸增多,BioNECS也有幸承辦了中國大學代表團和國外留學人員的見面會,為海外學子提供了更多建立與祖國聯(lián)系的機會。

在加拿大留學,我收獲了學業(yè)上的進步,發(fā)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申請了1項新藥專利,還獲得了多個學術獎勵和獎學金,這段經(jīng)歷對我心智的磨練和志向的升華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在臨近博士畢業(yè)時,我有幸成為2010年“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之一。這個獎項的分量和意義都不同于以往我所獲得的其他榮譽,因為它代表著祖國對我的關懷和對我留學成績的肯定。我在感到榮幸和激動之余,也感到自己對祖國建設的責任和義務。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我已堅定了自己的志向,在今后的求學道路上,我將繼續(xù)將我所學和社會所需聯(lián)系起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國家需要時,貢獻自己的力量。

楊光,2010年獲“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留學加拿大。

1982年出生,2005年獲武漢大學生物技術系學士學位,獲優(yōu)秀畢業(yè)生稱號和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獎。同年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神經(jīng)科學系深造,2011年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腦中風及相關神經(jīng)損傷機理、衰老機制和新藥開發(fā)研究。目前,已在SCI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fā)表8篇學術論文和多篇會議摘要,申請了1項新藥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