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運動康復治療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3: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肺運動康復治療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COPD-PTB)的治療對策。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患者98例,進行回顧性調查與分析。將所有病例均分為A、B兩組,其中A組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B組則在此基礎上對緩解期的患者采取康復治療方案。對比治療后效果和呼吸系統(tǒng)恢復情況。結果:B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且B組CRQ評分顯著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關鍵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診治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 Qian
Infection Department,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zhang County,Bijie City,Guizhou 5532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asures of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COPD-PTB).Methods:98 cases of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2 to December 2013.They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All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A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sonalized treatment program.B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cases of catabasis on this basis.The effect and the recovery of respiratory system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 group,and the CRQ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A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Senium;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tuberculo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結核(PTB)都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數多,死亡率高,社會經濟負擔沉重,己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在中國老年患者中COPD合并PTB感染日益常見,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兩病并存及相互影響給疾病的控制帶來難度并且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老年COPD合并PTB患者臨床表現不具有特異性,易發(fā)生漏診、誤診[1],且該疾病并發(fā)癥多,預后差,因此要求臨床工作者及時發(fā)現、及早治療,同時,也要重視老年患者的緩解期恢復治療,改善身體狀況。我院通過恢復期患者采取康復治療,收到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老年性COPD合并PTB患者98例,平均分成 A、B兩組,A組男34例,女15例,年齡61~81歲,平均(73.4±6.0)歲,病程6個月~36年。B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60~82歲,平均(73.3±5.8)歲,病程9個月~34年。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98例患者均有反復咳嗽的癥狀并伴有胸悶氣短等癥狀。
治療方法:A組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即根據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給予適當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初治者采用抗結核治療ZHRZE/4HR方案,早上空腹口服利福平0.45~0.6g,1次/日。口服異煙肼0.3g,按照乙胺丁醇15mg/kg的標準一次頓服(復治者按照25mg/kg標準,并在60天后改為15mg/kg標準)。每天分2次肌注鏈霉素1.0g。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還應綜合采取祛痰、止咳、抗感染及增強免疫力等治療方法;對發(fā)生真菌感染、支氣管感染的患者要根據病原體檢測結果和患者的藥敏試驗采取有效的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治療。B組在A組的基礎上對緩解期患者采取康復治療方案。具體治療方法:①主動咳痰訓練:喝杯溫開水,用鼻吸氣,用嘴呼氣并在吸氣末收縮腹部用力咳嗽,促進痰液咳出。②呼吸肌訓練:腹式呼吸兩手分別置于腹部和胸部,按照深呼吸、慢呼吸和放松的原則鍛煉呼吸肌,患者訓練15~20分鐘/次,上下午各1次。③長期氧療:若患者的動脈氧分壓處在7.33kPa之下,則進行半年以上氧療。④活動能力訓練:包括做一些如太極拳等的肢體伸展運動,且患者注意勞逸結合,身心放松。⑤營養(yǎng)支持:保證膳食纖維,蛋白質的合理補充,如牛奶、蔬果等。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治療后患者的胸部X線片、結核菌素試驗、臨床癥狀、治療后轉歸和生活質量將患者療效分為治愈、顯效和無效。①治愈:胸片顯示肺陰影和肺紋理明顯好轉,結核菌素試驗陰性及臨床癥狀消失,隨訪后未復發(fā);②顯效:胸片顯示肺部病變改善,結核菌素試驗呈現陰性或弱陽性、臨床癥狀基本好轉;③無效:上述分析指標基本未達到,患者病癥為減輕或者加重??傆行Ю龜蛋ㄖ斡c顯效的患者例數。慢性呼吸系統(tǒng)問卷(CRQ)內容包括疲倦、呼吸順暢水平、認知能力和情緒4個方面,共15項,根據這些內容評分,分數越低者一般情況越好,反之越糟糕。最高分、最低分分別為75分、15分。
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兩組患者的療效做統(tǒng)計學分析。即利用SPSS 18.0軟件分別對計數、組間資料作統(tǒng)計學分析檢驗,P
結果
經過A組的個性化治療和B組的緩解期康復治療結合個性化治療,兩組的療效顯示出明顯差異,B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且B組CRQ評分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討論
老年性COPD合并PTB是老年人的多發(fā)病,由于老年人自身機理的特性使得該病往往具有病情遷延、反復發(fā)作、癥狀不明顯的特點,且易誤診、漏診而加重患者負擔。其由于老年肺結核的癥狀常不典型,起病時往往癥狀隱而不發(fā),胸部X線片表現不典型也成為誤診的重要原因之一。肺部感染癥狀經過長久治療仍然改善不明顯時,應引起高度注意是否患有肺結核。因此,早診斷和治療對老年性COPD合并PTB至關重要。本院診斷COPD合并PTB的依據是病例的臨床癥狀并發(fā)癥與合并癥、胸部CT或X線表現,細菌學檢查及結核菌素試驗。
COPD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己有報道該病患者血液中CD4+比正常人偏低,且T細胞的改變與患者易感染密切相關。而肺結核的發(fā)病主要為機體細胞免疫低下引起,特別是CD4+淋巴細胞數量減少,T細胞轉化率下降時的慢性氣道炎癥及氣道重建過程中,其氣道內的炎性細胞并不能阻止結核菌的侵入。由于COPD時氣道內黏液成分發(fā)生變化和氣道反復炎癥后重建,氣道不能清除侵入黏膜表面的結核菌。這些研究為確定COPD與TB的關系提供了有利的佐證。因此,老年患者的COPD合并PTB在臨床更為常見[2,3]。
對于老年COPD合并PTB患者,應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的原則,選擇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小的治療方案[4,5]。按照患者病情差異采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案,B組通過個性化的抗結核治療結合緩解期的康復治療,治療效果和穩(wěn)定性優(yōu)于僅用個性化抗結核治療的A組。主動咳痰訓練可保護患者的肺功能,減少患者感染;呼吸肌訓練可發(fā)揮殘存的肺功能,改善通氣/血流比例;長期氧療可防止低氧血癥和呼吸性酸中毒出現,以及右心衰竭的發(fā)生;活動能力訓練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樂趣;營養(yǎng)支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可為呼吸肌提供營養(yǎng)支持,減輕患者氣短和氣促癥狀。因此,在個性化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結合緩解期行康復治療能增強治療效果的穩(wěn)定性和提高臨床治愈率。
綜上所述,早期診斷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后,分別在早期采取個性化抗結核治療,緩解期采取康復治療,能提高療效且增強穩(wěn)定性,且操作方便,避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韓秀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感染臨床特點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18):3927-3928.
2徐牧.老年人肺結核125例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9,28(5):412-413.
3陳蓮.老年人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4,11(2):164-165.
篇2
【關鍵詞】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痪徑馄?;社區(qū)康復治療;常規(guī)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中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其主要特點是患病例數較多, 且病情發(fā)展較緩慢持續(xù), 致死率較高, 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等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本文選取了病程時間較長、且病情發(fā)展較慢的90例患者進行臨床常規(guī)治療與社區(qū)康復治療進行對比觀察,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本院及所處社區(qū)中90例處于緩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和社區(qū)康復治療組, 每組45例。診斷標準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排除腫瘤、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結核、臟器功能不全、智力障礙、意識模糊等患者 [1] 。常規(guī)治療組中男27例, 女18例, 年齡64~83歲, 平均年齡(73.6±3.1)歲, 病程2~18年。社區(qū)康復治療組中男34例, 女11例, 年齡62~88歲, 平均年齡(72.6±5.1)歲, 病程3~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常規(guī)治療組參考臨床常用藥物治療方案, 社區(qū)康復治療組在服用常規(guī)藥物的同時采用社區(qū)康復治療, 包括:①心理與健康指導:在日常生活中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 樹立患者信心, 逐步讓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戒掉以往生活中的不良習慣。②家庭氧療:方法是使用鼻導管吸氧, 吸氧時間保持≥15 h的低流量, 夜間不間斷, 吸氧濃度保持在28%~30%, 給氧流量為1.5~2.0 L/min, 防止患者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器具清潔衛(wèi)生, 防止患者感染。③營養(yǎng)飲食支持:注意引導患者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進食高脂肪和蛋白質的食物, 多食水果、蔬菜等維生素含量較多的食物, 牢記多餐少吃的原則。④體育鍛煉:要根據患者身體素質方面的個體差異情況, 為其合理選擇運動方式, 諸如散步、慢跑、騎車、太極拳或者輔以簡單的器械鍛煉等, 適當控制強度, 循序漸進, 每次鍛煉時間為10~20 min或感覺輕微疲勞、稍微出汗為宜。⑤呼吸功能訓練:采用胸式呼吸, 患者為半臥或仰臥, 用鼻吸氣, 將兩手放置于前胸和上腹部, 升高腹部達到最大隆起后緩慢呼氣, 不要用力。訓練次數可視患者個體情況而定, 基數為3次/d, 15~20 min/次 [2] 。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及治療1年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 并進行比較;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進行比較。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肺功能情況比較 社區(qū)康復組肺功能改善情況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社區(qū)康復治療組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小結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得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 采取社區(qū)康復治療法比常規(guī)治療效果更佳, 不但能更好的提升患者肺功能, 改善生活質量, 且有利于減輕患者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 便于調節(jié)飲食營養(yǎng)、增強肌體免疫力, 促進患者自我康復能力的提高[3, 4]。家庭氧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肺部動脈高壓, 預防肺源性心臟疾病的發(fā)生, 延長患者生命周期。目前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日益嚴重, 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倡居家養(yǎng)老的方式正在被社會廣泛接受, 社區(qū)康復治療正是順應了這一發(fā)展趨勢應運而生[5]。
綜上所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病程時間長且復發(fā)率高的常見疾病, 以社區(qū)康復治療為主同時輔以良好的護理措施能有效的減少發(fā)病率、提高患者康復率, 值得在社區(qū)老年患者和醫(yī)院常規(guī)治療中進一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志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緩解期的社區(qū)康復療效評價. 遼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3(8):34.
[2] 趙宇冰, 林麗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緩解期的社區(qū)康復治療.西部中醫(yī)藥, 2012(8):25-28.
[3] 鄭榮斌, 楊沈雷, 方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區(qū)康復治療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學, 2014(10):14-15.
[4] 白英.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緩解期的效果觀察.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3(1):116-117.
篇3
【關鍵詞】卒中單元;運動功能障礙;急性腦血管??;康復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424-02
腦血管病近年來發(fā)病率越來越高,據統(tǒng)計每年新增病人有150萬,因其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給家庭、社會都造成很大的經濟上、精神上的負擔。目前腦血管病大約有75%的致殘率,所以通過治療保存生命和通過康復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就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年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的普遍發(fā)生,使腦血管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些30、40歲的人發(fā)生了腦出血,他們是否能夠獨立生活,能否恢復工作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這就對醫(yī)學界特別是神經內外科醫(y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通過對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病164例,隨機分為康復卒中單元組與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康復卒中單元組其Barthel指數與Fugl-Meger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康復卒中單元可以降低致殘率、減少感染等合并癥、提高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ADL)能力,較對照組(普通病房)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164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提出的診斷標準,并且經頭部CT或MRI檢查證實。入選標準:均為首次發(fā)病,除偏癱外全部患者神志清楚,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1)嚴重心、肝、腎、肺功能不全;(2)惡性腫瘤;(3)蛛網膜下腔出血。將164例患者隨機分為康復卒中單元組與對照組,兩組各82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58例,年齡36~78歲,平均57歲,缺血性腦血管病98例,出血性腦血管病6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變性質和程度等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康復卒中單元的建立:我院的康復卒中單元是在神經內科的基礎上組建的,配有??漆t(yī)生,??谱o士,專業(yè)康復治療技師,心理醫(yī)生,并建立了運動治療室(PT)配有電動斜板站立床、平衡儀、PT床、減重步態(tài)跑步機、CPM機、平衡訓練系統(tǒng)、訓練階梯、功率自行車等,作業(yè)治療室(OT)配有OT桌、磨砂板、滾筒、木釘、鐵釘插排、Bobath球、OT組合訓練箱等,言語治療室,配有吞咽言語診斷治療儀,理療室,配有低頻、中頻治療儀、電子生物刺激反饋系統(tǒng)治療儀等設備,并與急診科、影像學科、神經外科、心理科建立定向的聯系。
1.3方法:兩對照組接受的藥物治療原則和內容相似,對照組接受神經科常規(guī)藥物治療同時輔以傳統(tǒng)的針灸、推拿;康復卒中單元組在常規(guī)神經科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于早期康復治療,即在發(fā)病48小時之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系統(tǒng)癥狀不再進展時開始康復治療,康復治療采用Bobath方法、Rood療法,PNF技術、運動再學習技術等。由治療師對患者實施“一對一”的康復訓練,每次40分鐘,每天一次,多則兩次,內容包括:(1)床上正確的擺放、預防和減輕偏癱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痙攣模式的生成,多取患側臥位,每2小時翻身一次。(2)被動活動關節(jié)、活動順序從近端到遠端關節(jié)。宜先健側肢體后患側肢體(3)床上活動:早期床上活動是腦血管病康復的重要內容之一,雙手手指交叉(bobath握手)的自動被動運動、側位支撐訓練、翻身運動和橋式運動(4)按摩患側肢體,可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5)神經網絡功能電刺激(6)運動訓練應按照發(fā)育的順序和不同姿勢反射水平進行:從翻身坐坐位平衡雙膝跪位平衡單膝跪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7)ADL訓練:包括進食、修飾(洗臉、梳頭、刷牙)穿脫衣、控制大小便。
1.4評定方法:于治療前,治療后12周記錄評定結果。采用簡式Fugl-Meger評定肢體運動量。用Barther指數評定ADL能力。
1.5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l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ugl-Meger運動功能評分及Bobath指數評分相近、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各組評分均有所提高,但治療組Fugl-Meger運動量表及Barther指數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對于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的治療,其治療目的是挽救生命、減輕殘損、預防復發(fā)、并根據不同性質的腦血管意外選擇具體的治療方案。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可選擇予以溶栓、降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出血性腦血管病可±選擇凝血、降糖、降脂、控制顱內壓(藥物脫水、手術減壓),并根據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況決定是否手術治療。傳統(tǒng)的治療運作模式為患者早期入住神經內、外科,完成相關的藥物或手術治療后,針對患者的功能障礙,通過會診,進行康復干預或轉入康復科治療,這種運作模式缺乏規(guī)范的、連續(xù)性的治療,療效比較差。
卒中單元管理模式是融合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溶栓小組、神經康復科、神經護理、神經放射、心理咨詢科、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推拿等多學科為一體的協(xié)作團隊,組成人員包括:神經內外科醫(yī)師、專業(yè)護理人員、PT師、OT師、ST師、心理治療師、康復治療工程技師、放射科醫(yī)師、中醫(yī)師等,卒中單元系統(tǒng)規(guī)范地遵循循證醫(yī)學要求的診療程序,改變了以往對卒中患者以藥物為中心的被動接受治療的醫(yī)學模式,其運作模式是針對每一位急性腦血管病患者通過聯合查房進行病例討論,共同制定治療方案,保證了醫(yī)護人員間、醫(yī)患間的充分溝通,使卒中患者能及早的得到適宜的治療。
篇4
我表姐患了妊娠糖尿病,她告訴我現在得這種病的人挺多,我現在已懷孕6個月,請問是否也該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石家莊 蔡文玫
蔡文玫讀者:
您好。孕婦妊娠后體內代謝發(fā)生了變化,隨著孕周增加,孕婦血中對抗胰島素的各激素量逐漸增加,加之進食量增多,運動量減少,易導致妊娠期血糖升高,目前提倡符合以下1種或多種情況的孕婦都應該進行妊娠糖尿病的篩查:1.孕婦年齡大于或等于25歲;2.年齡小于25歲但肥胖(大于或等于20%理想體重或體重指數大于或等于27);3.一級親屬中有患糖尿病的家族史;4.連續(xù)多次尿糖呈陽性者;5.本次妊娠胎兒偏大或羊水過多;6.有異常分娩史者,如原因不明的多次流產、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畸形,巨大胎兒;7.反復發(fā)作真菌感染,如霉菌性陰道炎。您可以對照一下,看自己是否存在上述情況。如符合,應來醫(yī)院做篩查。
糖尿病門診主任孟雅娟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我懷孕7個月,我父親患2型糖尿病,我去醫(yī)院查空腹血糖5.9mmol/L,請問我是不是可以排除妊娠糖尿?。?/p>
河北黃驊趙惠娟
趙惠娟讀者:
您好。根據您的來信所述,您不可以排除患病的可能。妊娠后,由于孕婦體內代謝發(fā)生變化,致空腹血糖低于非受孕時。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3mmol/L,或/和口服75克葡萄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大于或等于7.8 mmol/L。
糖尿病門診主任孟雅娟
無任何糖尿病癥狀是否不用胰島素治療
我懷孕29周,去醫(yī)院查體時,醫(yī)生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目前我無任何糖尿病癥狀,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9.2mmol/L,我能不能不用胰島素治療?
天津李佳
李佳讀者:
您好。妊娠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沒有任何癥狀,是否治療不能憑自覺癥狀,金指標是血糖。根據您目前的血糖情況,必須去找內分泌醫(yī)生,醫(yī)生會根據您的身高、體重、孕前后情況,幫您制定一套系統(tǒng)的治療方案,包括合理飲食,適當的運動量,孕期監(jiān)測等。如不能達標,需加用胰島素治療,這樣才能避免高血糖給胎兒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母子健康平安。
糖尿病門診主任孟雅娟
不做糖尿病篩查試驗有何危害
我懷孕25周,在醫(yī)院做產前檢查時,醫(yī)生讓做糖尿病篩查試驗,我覺得哪都挺正常就沒做,請問不做此項檢查會有什么危害?
河北懷來李蕾
李蕾讀者:
您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逐漸增多,高血糖可引起孕婦高血壓、羊水過多,胎兒缺血性心臟病、先天性畸形兒、巨大胎兒、宮內死胎、胎兒小于孕齡兒、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新生兒低血糖,早產等。一般篩查費用很低,方法簡單,無不良影響。您最好做此項篩查。一般情況懷孕24―28周就應做首次50克葡萄糖耐量篩查,正常者再于32―34周復查。高危人群首篩時間宜更早,妊娠24周前即應進行。
糖尿病門診主任孟雅娟
孩子得了腦癱怎么辦
我的孩子現在一歲半了,仍然不會走路,坐、爬等動作都比同齡的孩子差,扶著他可以走,但是足不能著地,雙叉,請問我的孩子是不是得了腦癱,如果是我該怎么辦?
河南西平鄭瑛
鄭瑛讀者:
您好。我現在還需要了解您孩子出生時的情況,但根據您信中所述的癥狀,可以初步診斷您的孩子得的是腦癱,具體情況需要他到正規(guī)專業(yè)醫(yī)院去做檢查,現在您可以在專業(yè)康復師的指導下,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3-4歲后再進行手術治療,將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痙攣型腦癱如何治療
我的孩子現在6歲了,因為是7個月早產,已經在其他醫(yī)院診斷為腦癱,大夫告訴我是痙攣型的,也康復過一段時間,開始效果也可以,后來不練了,又恢復原狀了,我想知道現在該怎么辦?
長春楊春妮
楊春妮讀者:
您好。根據您來信所述的癥狀,您的孩子很適合做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阻斷術(SPR),手術可以有效地解除孩子的痙攣情況。手術的最佳年齡是3-8歲,手術后再配合系統(tǒng)的康復訓練,您的孩子會達到滿意的療效。
治療腦癱的技術有哪些
我的孩子被醫(yī)院診斷為腦癱,我想知道相關治療手術的一些情況?
衡水許迎杰
許迎杰讀者:
您好。目前,國內治療腦癱的手術技術有單純肢體矯形和SPR+肢體矯形。以我們和北京專家合作開展的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阻斷術+肢體矯型術治療腦癱的治療方法為例,年滿3歲,智力情況可以配合恢復的孩子均可進行治療。具體到您孩子的情況,如果方便來我院進行咨詢、檢查,我們可以為您的孩子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兩種治療方法哪種更理想
我的孩子6歲了,在其他醫(yī)院診斷為腦癱,現在有肢體矯形治療的,有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阻斷術治療的,我想知道這兩種方法,哪種比較理想?
河北臨西朱麗屏
朱麗屏讀者:
您好。現在單純肢體矯形治療腦癱,短期效果可以,但長期復發(fā)率較高,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阻斷術+肢體矯形治療腦癱,分兩步治療可以比較理想的解除腦癱患者的癥狀,再配合康復,可以達到滿意的療效,而且復發(fā)率低。
脊神經后根阻斷術會不會造成癱瘓
我聽說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阻斷術是在腰椎上手術,請問手術會不會造成癱瘓?
河北定州凌炳君
凌炳君讀者:
您好。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阻斷術是部分阻斷神經后根纖維而沒有影響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前根,不會影響肌肉的運動功能,故不會導致癱瘓。
以上問題由石家莊市第六醫(yī)院外科霍宏昌醫(yī)師負責解答,在此表示感謝。歡迎讀者來信咨詢包括健康知識在內的各種問題,所有來信讀者將獲贈最新一期《女子世界》或《燕趙婦女》一冊。
科室簡介
篇5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困難; 縮唇呼吸;康復訓練
COPD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該病在治療手段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已有循證醫(yī)學證實肺康復作為COPD的補充治療手段,可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癥狀,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提高生活質量[1]。本文采取縮唇呼吸方法對COPD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取得一定效果,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60例COPD穩(wěn)定期重度及極重度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根據《內科學》第6版關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COPD的表述為診斷標準,康復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均給于以下基礎藥物治療:(1)異丙托溴銨(1噴/次,3次/d)+沙丁胺醇(2噴/次,3次/d),(2)叮酸菜堿緩釋片(1片/次,2次/d)。如果患者在觀察中出現咳嗽、氣短加重,痰量增多,按急性加重期治療,并退出觀察。
1.2 康復訓練方法 康復組用縮唇呼吸方法進行康復訓練??s唇呼吸方法:吸氣時用鼻子,呼氣時用嘴呈縮唇狀,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氣,吸氣和呼氣的比例在1∶2進行,慢慢地呼氣達到1∶4為目的,訓練8周,3次/d,15 min/次。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呼吸康復訓練也觀察8周。
1.3 觀測指標 康復組患者訓練8周前后及對照組患者8周前后分別測定以下指標:(1)呼吸困難評分(MRC):采用醫(yī)學研究委員會推薦的呼吸困難嚴重程度分級評分標準,具體如下:0分:無氣促;1分:劇烈運動時氣促;2分:登樓或爬坡時氣促;3分:與同齡人比較步行時運動時氣促;4分:步行90 min后氣促被迫停止運動;5分:不能離開房間或穿衣時氣促。(2)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ADL):共6個項目,包括吃飯、室內步行、洗澡、穿衣、外出、購物,需要幫助為0分,完全自立為1分,共6分。(3)肺功能指標:測定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前后的FEV1、FEV1/Pred %、FVC、FVC/Pred %、FEV1/FVC %等肺功能指標[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x±s表示,呼吸康復訓練前后自身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
2 結果
康復組在呼吸康復訓練過程中退出試驗的有1例,對照組在整個過程中退出試驗的有2例??祻徒M治療后呼吸困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較對照組有顯著改善(P0.05),但呼吸困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是慢性呼吸疾病中所占比例較高疾病,因肺功能進行性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力和生活質量。呼吸康復是針對這部分患者以運動療法為中心的治療方案。縮唇呼吸運用膈肌作深緩呼吸[3-4],改變COPD患者輔助呼吸肌參與的不合理的淺速呼吸方式以提氣容積,減少無效腔,增加肺泡通氣量,使小氣道壓力相應增加,防止氣道陷閉,保持氣道通暢;能使參與訓練的患者呼氣末肺容量明顯減低,使胸壁的彈性回縮力增加,本次研究結果就是很好的佐證。所以,應在COPD患者穩(wěn)定期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循序漸進地進行呼吸康復訓練,以不同程度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難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在其,陳榮昌.針對COPD呼氣流速受限的康復訓練的效果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08,23(6):499-504.
[2] 吳紀珍,馬利軍,李素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病發(fā)作與緩解期期體內膠原、細胞因子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8):703-704.
篇6
【關鍵詞】高齡低位直腸癌;并發(fā)癥;護理
高齡患者機體的進行性衰退,常合并多器官疾病,治療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而高齡低位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尤其是根治性的手術或同時進行2個部位以上的手術,機體的損傷大,術后病情變化快,易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造成多器官衰竭而危機患者生命,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04例直腸癌患者,男66例,年齡70~82歲,平均76.4歲,女38例,年齡70~85歲,平均77.5歲。瘤體下緣距2~7 cm,平均5.1 cm。術前合并糖尿病、肺內感染、高血壓病等兩種以上疾病者33例;合并腸梗阻、肝囊腫、肺心病等3種以上疾病者24例;4種以上疾病及并發(fā)癥4例;術后合并排尿困難、尿路感染10例;肺內感染8例;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吻合口瘺7例;靜脈血栓1例;其他并發(fā)癥5例,見表1。表1術前合并多種疾病與術后主要并發(fā)癥間的關系術前合并疾病住院時間(d)術式術后并發(fā)癥慢性闌尾炎、乙狀結腸多發(fā)息肉、右下肢靜脈血栓、糖尿病42直腸癌根治術、闌尾切除術、結腸部分切除術切口感染、深靜脈血栓、排尿困難、吻合口瘺糖尿病、肺氣腫、肺內感染、
真菌性尿路感染、貧血45直腸癌根治術切口感染、切口裂開、肺不張、肺內感染、真菌性尿路感染、排尿困難、骶前積液潰瘍型結腸炎、右肺占位、左側卵巢囊腫、高血壓、貧血67直腸癌根治術、左側卵巢切除術吻合口瘺、真菌性口腔感染、直腸陰道瘺、多器官衰竭胃內息肉、雙腎囊腫、闌尾炎12直腸癌根治術、胃息肉切除術、雙腎囊腫開窗術、闌尾切除術急性膽囊炎、排尿困難、雙側胸腔積液、感染性休克、發(fā)熱、多器官衰竭、死亡作者單:130033長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yī)院肛腸科1.2治療方法均采用手術方法治療,其中直腸癌根治術59例,姑息性保肛手術3例,Miles手術27例,Hartman手術10例,局部切除5例。在行上述術式切除的同時,闌尾切除16例,子宮附件切除、部分回腸切除1例,右肝囊腫開窗術1例,腎囊腫開窗術1例,腸梗阻粘連松解、部分小腸切除1例。
2主要并發(fā)癥的護理
2.1排尿困難、尿路感染的護理認真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對術前合并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者,要積極治療該疾病,術前指導患者床上排尿,術后留置尿管時間相對延長;誘導患者排尿,聽流水聲,腹部、足部熱敷,電針三陰交,予以半臥床,病情允許可早期離床活動,有意識的進行排尿練習;在留置導尿時,嚴格掌握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減少對尿道黏膜的損傷,定期夾閉尿管訓練膀胱功能,減少膀胱內殘留尿;定期更換尿管及尿袋,觀察尿液顏色、性質及量,做好記錄;做好尿道口護理及膀胱沖洗,必要時留取中段尿做細菌培養(yǎng),合理使用抗生素;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利尿性食物,如西瓜等。
2.2肺部并發(fā)癥護理認真宣教,鼓勵、協(xié)助患者戒煙,做深呼吸運動和以胸式呼吸為主的運動,定時翻身、叩背、咯痰,及時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必要時引流;麻醉插管、吸痰要無菌操作,避免損傷呼吸道黏膜,患者全麻清醒后,采取半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做好口腔護理;積極治療并發(fā)癥,如肺氣腫、肺心病、肺不張、肺內感染,根據藥敏試驗合理選擇抗生素,采取正確的途徑、方法給藥,并觀察療效,定期痰培養(yǎng)以指導用藥,對血氧飽和度低者可給予氧療;根據醫(yī)囑采用超聲霧化吸入,2次/d, 20 min/次,霧化液(配制:慶大霉素80 000 U,地塞米松5 mg,α糜蛋白酶4 000 U,沐舒坦15 mg,加0.45%鹽水20 ml)現用現配,霧化器面罩專用,霧化器用后消毒。
2.3切口感染、切口裂開、脂肪液化、骶前腔積液、吻合口瘺護理。
2.3.1預防術前徹底清潔腸道和治療肺部疾患。術后減少切口張力予半臥位,協(xié)助患者排痰,保護好切口,對肥胖者采用雙腹帶包扎,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的動作。
2.3.2護理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保持切口的清潔干燥,肥胖者易發(fā)生切口裂開及脂肪液化,要及時換藥,清除壞死組織,創(chuàng)口引流要充分;機體處于惡液質狀態(tài)的患者,如低蛋白、貧血、腹水者,組織修復能力差,影響切口愈合,要及時補給營養(yǎng)液、白蛋白,必要時輸入新鮮血或丙種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定時復查肝功、血常規(guī);保肛患者發(fā)生吻合口瘺者,盆腔置管沖洗[1],保持充分引流,局部認真換藥,實施靜脈高營養(yǎng)及腸內營養(yǎng),定時檢測血生化、血常規(guī),保持水與電解質的平衡。
2.4其他并發(fā)癥的護理深靜脈血栓者,要立即拔掉該通路并禁止在此血管輸液,患肢抬高,局部制動。在應用尿激酶、纖溶酶治療的過程中觀察有無牙齦出血傾向,定時測尿常規(guī)、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同時應用其他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要根據藥物的pH值、滲透壓合理選擇血管并保護好血管,必要時實施PICC技術;對伴發(fā)房顫、心肌缺血、高血壓、冠心病者,要嚴格掌握輸液的速度及量,合理安排輸液時間,保證患者夜間充足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科學應用藥物,使血壓控制在正常偏高水平,減少搬動患者次數,避免過早激烈活動,進食不要吃的過飽,保持大便通暢,減輕心臟負荷。
3討論
為了提高高齡低位直腸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前應充分對病人的身心進行正確評估,積極預防有效治療,術中依病情決定術式,術后有效的治療與護理,是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3.1術前預防和治療戒煙、酒和刺激性食物;充分腸道準備:口服腸道消炎藥及瀉藥、清潔灌腸、禁食、輸液;練習床上排尿;深呼吸,尤其是以胸式呼吸為主的呼吸。要積極治療伴發(fā)病,如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依藥敏試驗結果積極治療原肺內感染和前列腺炎等疾病,糾正術前真菌感染情況。
3.2術中依腫瘤的大小、機體的狀況及合并疾病的危害程度決定手術治療方案從表1中不難看出,術前合并疾病多、術式復雜、創(chuàng)傷大,術后并發(fā)癥多、病情重、治療措施復雜、護理難度大、康復慢、死亡率高。因此要根據病情、體質經濟承受能力、患者的生存質量及治療的價值選擇手術術式和治療方案。
3.3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了解患者的排氣、排便、排尿及切口情況,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標及治療方案,及早發(fā)現并發(fā)癥并積極治療,做好心理護理。高齡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后,存在排便習慣的改變。正常的排便調節(jié)依賴于:①盆腔植物神經功能的完整;②肛提肌功能的完整;③括約肌的完整。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后腸道功能的改變,括約肌和神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直接影響到排便功能[2],患者排便次數達到正常的時間為術后(9.8±2.86)個月[2]。術后36.1%的患者出現I度失禁的表現,因此要告之患者,減少患者的急迫心情,關心體貼患者。待腸蠕動恢復,排氣、排便后可進流食,以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為主,糖尿病者限制飲食量及含糖高食物的攝入。出院后加強鍛煉預防感冒,提高機體抵抗力,做好人造的護理,定期復查。
參考文獻
1鄭新.保留直腸肌鞘的肛管吻合術后控便功能觀察.中國肛腸病雜志,2006,26(1):21-22.
篇7
【關鍵詞】 經皮椎體成形術; 保守療法; 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
Effect of Contrast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A Zhi-feng,LING Yun,WANG Yan-t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8):019-022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Method:A total of 8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pla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pared and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round the edge of vertebral height,Cobb angle and clinical efficacy,VAS score of two groups.Result: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1,2 months two groups with VAS scores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1 week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VAS sco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vertebral heigh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of cobb angle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bb angl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06
骨質疏松癥多發(fā)生于老年群體中的髖部及胸腰椎,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增加,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1]。臨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療方案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可以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其治療周期較長,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不能夠滿足臨床上的需求[2]。有研究表明,經皮椎體成形術可以顯著地提高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近期療效,治療周期短,患者痛苦低,效果良好[3]。本院就經皮椎體成形術和保守療法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效果對比進行了本次實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92例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整個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簽署下完成,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及體格檢查被確診為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同時所有患者均排除泌尿系統(tǒng)及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低下等疾病。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研究組46例,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齡61~84歲,病程2~7 d;對照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齡62~85歲,病程3~8 d。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保守治療方案,具體方案措施:患者入院后均口服止痛鎮(zhèn)靜藥物,將矯形復位枕墊置放于損傷椎置處,接著將枕墊升高至患者所能耐受的高度為止,當改變時,首先讓患者處于俯臥位,然后將厚墊放置于患者的胸前。入院3 d后即可行臥硬板床,以便鍛煉腰背肌功能,將腰部拱上,一直將姿勢保持數秒后,再將患者緩慢放平,每天訓練50次,對于疼痛者而言,則口服止痛鎮(zhèn)靜藥物;10 d后觀察壓縮椎體恢復情況,15 d后指導患者佩戴脊柱后伸性支具進行下床活動,所有患者均佩戴支具3個月。研究組患者給予經皮椎體成形術進行治療,具體方案措施:患者選取俯臥位,于定位病椎弓根體表投影和C臂機透視下,采用記號筆標記穿刺點,然后進行全身麻醉,當患者對麻醉程度滿意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治療。再于C臂機正位透視下,從椎弓根將穿刺套針穿入椎體內,先將穿刺針抵達椎弓根外上面,于C臂機側位透視下,確定針尖方向,進針速度要緩慢,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進針的角度。當針尖到達椎體中央約1/3位置時,再于C臂機正位透視下,觀察針尖以確保其處于棘突附近。同時不斷地詢問患者下肢的疼痛感覺情況,以免損傷患者的神經側位。然后先將針芯拔出,接著將擴張球囊插入,以合適的速度將壓縮椎體撐開,與此同時觀察上下椎板破裂情況,若發(fā)現有破裂,則立即停止撐開;調制骨水泥到合適硬度后,于C臂機側位透視下,將骨水泥經建立好的通道注入病椎體中。同時胸椎體注入量控制在3~4 mL,腰椎體控制在4~6 mL。一旦發(fā)現骨水泥發(fā)生滲漏現象,則立即停止注入,將針芯插入,直到水泥凝固后將穿刺針再次拔出,同時壓迫切口、止血,行無菌包扎,并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非甾體抗感染藥。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3.1 VAS評分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周、治療后1個月及治療后2個月對患者進行疼痛視覺評分,分值為10分,分數越高說明越疼痛[4]。
1.3.2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指各項臨床疼痛癥狀均徹底消失,生活完全能自理;顯效指各項臨床疼痛癥狀均得到緩解,生活基本能完全自理,無須止痛藥;有效指各項臨床疼痛癥狀均得到緩解,但須止痛藥物,生活上可以自理;無效指各項臨床疼痛癥狀均無緩解,生活不能自理[5-6]。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x±s),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秩和檢驗(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進行等級資料的比較,P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和治療后2個月,兩組患者VAS評分均基本相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周,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治療前后兩組椎體前后緣高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椎體前后緣高度均基本相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椎體前緣高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治療前后兩組Cobb角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obb角基本相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obb角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U=2.6877,P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之一,其主要是以骨量減少導致骨脆性增加為特征,于意外傷害下較易引發(fā)的全身性骨骼系統(tǒng)疾病[7]。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臨床上常表現為背痛、后柱棘突及腫脹瘀斑等癥狀[8]。近年來,其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療方案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疼痛度改善不明顯,骨質丟失較嚴重[9-11]。本研究結果顯示,保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疼痛癥狀緩解,生活基本能完全自理,無須止痛藥等情況不是很明顯,總有效率僅為69.6%。但由于保守治療多選擇鎮(zhèn)痛藥、支具及臥床休息等進行治療,長期臥床休息可以大幅度地減少運動量,從而加快了肌肉萎縮及骨量丟失,骨折不愈合,骨質疏松加重,疼痛性加重,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保守治療后1周患者的VAS評分高達(5.6±0.6)分。因此保守治療方案不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并且術后2個月內疼痛程度會出現明顯反彈,患者較難忍受。此外,患者的傷椎前、后緣高度改善不明顯,治療后患者的傷椎前緣高度僅為(14.9±3.2)cm,Cobb角為(18.3±2.6)°,說明治療后患者骨折愈合情況較差,骨量丟失較嚴重。
大量研究表明,經皮椎體成形術可以顯著地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疼痛程度較輕,預后效果良好[14]。由于經皮椎體成形術是通過球囊膨脹使骨折椎體進行復位后,將其內注入骨水泥。從而具有恢復椎體強度及高度的優(yōu)點[15]。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后患者的椎體前緣高度為(11.6±4.5)mm,
顯著低于保守治療方案(11.4±3.6)mm。
同時骨水泥的結構填充,提高了脊椎的穩(wěn)定性,加固了傷椎,也避免了骨折處二次塌陷對骨髓的壓迫,改善了患者的身體機能,緩解了患者的疼痛感[16]。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后1周患者的VAS評分僅為(3.1±0.8)分,
顯著低于保守治療方案(5.6±0.6)分。說明經皮椎體成形術可以顯著地治療骨折引起的疼痛。此外,經皮椎體成形術通過有效地阻止骨量丟失,可以顯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8]。本次實驗數據顯示,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案治療后患者的Cobb角僅為(10.2±2.2)°,顯著低于保守治療方案(18.3±2.6)°,說明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案可以顯著地降低Cobb角,骨折愈合情況良好。此外,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5.6%,顯著高于保守治療方案69.6%。經皮椎體成形術作為一種治療壓縮性骨折疼痛的有兩方案,患者術后可以較早地行相關的功能鍛煉、有限的負重行走,有效加強骨質強度,從而減少了術后的一系列并發(fā)癥,患者評價較高。
綜上所述,經皮椎體成形術較保守療法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效果顯著,預后效果良好,疼痛耐受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長期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伍潔云.中醫(yī)康復護理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31):98-99.
[2]何衛(wèi)斌,冉學軍.經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61例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15):1499-1500.
[3]劉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3):90-91.
[4] Piazzolla A,Solarino G,Lamartina C,et al.Vertebral Bone Marrow Edema (VBME) in Conservatively Treated Acut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CFs):Evolution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s[J].Spine(Phila Pa 1976),2015,40(14):E842-8.
[5]劉長迎.經皮椎體成形術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體前緣高度變化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2):3349-3350.
[6]高曉B,張子峰,馬丹軍,等.補腎健骨湯配合西藥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54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5):567-568.
[7]陳土溪.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29例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114-115.
[8]張繼東,丁輝海,馬曉峰,等.PKP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4,29(3):272-273.
[9] Kato S,Hozumi T,Yamakawa K,et al.META:an MRI-based scoring system differentiating metastatic from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J].Spine J,2015,15(7):1563-1570.
[10]王新安,丁江平,何強,等.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93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12):1828-1830.
[11]陳志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6):685.
[12]肖向陽.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采用中西醫(yī)綜合療法治療效果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7):138-141.
[13] Nakashima H,Yukawa Y,Ito K,et bined posterior-anterior surgery for osteoporotic delayed vertebral fracture with neurologic deficit.Nagoya J Med Sci,2014,76(3-4):307-314.
[14]黃鑫.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輔助康復訓練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6):57-58.
[15]譚衛(wèi)民.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2,15(6):635-636,639.
篇8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遵醫(yī);協(xié)議護理;隨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它是一種需要終身治療的慢性疾病,同時需要合理飲食控制、適當休息、運動的有效配合及家屬的支持,但由于療程長,部份患者特別是出院后患者由于不遵醫(yī)囑服藥而導致癥狀難以控制[1]。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的診治,既需要醫(yī)生合理的治療方案,更需要患者對醫(yī)囑良好的依從性。本次研究通過問卷的形式對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不良遵醫(yī)行為導致呼吸困難等癥狀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進行調查,并通過協(xié)議護理,找到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的要點,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疾病癥狀的控制率?,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年齡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界定的標準,發(fā)展中國家的老年人年齡界限為60歲[2]。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齡60~81歲,平均71歲;文化程度:小學13例,初中37例,高中22例,中專及以上14例;職業(yè):農民41例,干部28例,工人17例,全部對象能與之交流并合作。
1.2 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患者再入院原因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不按醫(yī)囑規(guī)則用藥,擔心藥物反應,忘記服藥,對醫(yī)囑了解不清,不按醫(yī)囑休息和飲食,不定期復查,出現不適不及時就醫(yī),經濟困難等內容,加開放性回答出院后希望獲得服務方式。問卷方法,由專人負責調查,根據患者回答的問題歸內分類,結果中滿足以上條件之一的患者入組。
將入選的86例患者按入組先后隨機分為干預組(協(xié)議組)43例,對照組43例,干預組根據調查結果采用協(xié)議護理,協(xié)議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與患者共同約定每天服藥的最佳時間、飲食和運動的具體要求,并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且將約定繼續(xù)至出院進行協(xié)議隨訪3個月,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每天常規(guī)給藥,出院后隨訪3個月。觀察住院期間藥物治療依從性、疾病相關知識、用藥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保健能力、隨訪調查協(xié)議護理后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癥狀控制率。兩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不遵醫(yī)的主要原因、病程、本次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隨訪方式,在不違反原則下,干預組采用患者建議且易于實施的方式:約定電話隨訪、復查、門診詢問等;對照組采用隨機電話詢問和門診詢問方式隨訪。
1.3 疾病、用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保健能力內容了解程度判斷 調查評估患者健康知識內容、疾病及用藥相關知識等包括25個內容,能回答60%以上為了解,自我保健能力包括16個內容,能回答60%以上為自我保健能力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及χ2檢驗
2 結果
2.1 完成情況 住院期間及出院后隨訪3個月無脫落病例,97%的患者希望出院后繼續(xù)服務,特別是希望上門服務。
2.2 患者再入院前不遵醫(yī)的主要原因見表1。
表1
患者再入院前不遵醫(yī)的主要原因(n=86)
不遵醫(yī)原因 例數 百分率(%)
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4451.16
擔心藥物反應3034.88
不按醫(yī)囑用藥3338.37
忘記服藥 1213.15
不按醫(yī)囑休息、飲食3844.19
2.4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在疾病相關知識及用藥知識的認識掌握、自我保健能力方面比較見表2、表3。
表2
兩組患者疾病及用藥相關知識了解情況比較(例)
組別例數 了解 不了解
干預組43 3310
對照組43 2022
注;χ2=8.3,P
表3
兩組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比較
組別 例數良好不良
干預組43 3013
對照組43 2122
注:χ2=3.9,P
2.5 協(xié)議護理后兩組患者不遵醫(yī)的原因比較見表4。
2.3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按時服藥情況 干預組98%、對照組95%的患者能按時服藥,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
2.4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在疾病相關知識及用藥知識的認識掌握、自我保健能力方面比較見表2、表3。
表4
協(xié)議護理后兩組患者主要不遵醫(yī)原因比較
組別 例數對疾病認識不足擔心藥物反應不遵醫(yī)囑用藥忘記服藥不按醫(yī)囑飲食
干預組438 3 6213
對照組 431712 13623
χ2值 4.56 6.543.32 2.2 4.78
P值
2.5 協(xié)議護理后兩組患者不遵醫(yī)的原因比較見表4。
2.6 協(xié)議護理后出院3個月兩組患者再次住院率干預組7.14%,對照組21.43%(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不遵醫(yī)行為 ,協(xié)議護理是與患者共同協(xié)商治療方案,商討健康教育計劃,協(xié)議具體措施,它具有:①注重人的社會性,能促進患者積極參與;②與患者共同協(xié)商制訂護理計劃達成伙伴關系;③能充分培養(yǎng)和發(fā)揮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④將協(xié)議護理延續(xù)到出院后的長期過程。本研究以協(xié)議護理的理念為指導,根據調查結果,協(xié)議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與患者、家屬共同約定每天服藥的最佳時間、飲食和運動的具體要求并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而且延續(xù)到出院進行協(xié)議隨訪。結果顯示,協(xié)議護理干預后,干預組患者對疾病、用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保健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飲食治療對患者疾病的恢復、生活質量的提高、并發(fā)癥的預防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多數患者卻不能按醫(yī)囑進食。本研究結果顯示:飲食不依從率44.1%,為不遵醫(yī)第二位主因。改變個體不良的健康行為尤其是飲食習慣通常是十分困難的[3]。根據個體不同的行為和需求確定健康促進策略。通過協(xié)議護理與患者建立伙伴的護患關系,醫(yī)患之間能經常溝通,以利于護士對患者不良行為和心理需求的評估,及時了解患者不遵醫(yī)行為設計干預方案,對危險行為進行有效的干預,如對進食過咸、高脂肪、高膽固醇等的干預,讓患者真正理解治療依從的重要性及不遵醫(yī)的危險性。并且在治療過程中讓患者真正從中得到受益,如癥狀得到控制,患者感覺舒適等。
綜上所述,協(xié)議護理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控制疾病癥狀的有效措施。出院后協(xié)議隨訪、咨詢指導、復查保證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教育的連慣性和重復性,使老年患者自覺地堅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張旭華,李晶, 孫成英霞,等.生活方式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和肺功能的影響.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4,8(09):488-490.
篇9
【關鍵詞】 玉屏風散合金水六君煎;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穩(wěn)定期治療
作者單位:350003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分院綜合康復病區(qū);福建省閩東醫(yī)院藥劑科(鄭淑嬌);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嚴桂珍)
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的加重、空氣質量下降、控煙效果尚未顯現等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仍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COPD患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在美國,COPD造成的死亡僅次于心臟病、癌癥和腦血管意外。每年國家在COPD的治療支出日漸增大,加強COPD穩(wěn)定期治療,減少患者急性發(fā)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減少急性發(fā)作的次數與程度,如何在穩(wěn)定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是目前穩(wěn)定期治療的主要問題。中醫(yī)中藥通過整體觀合理調整患者臟腑功能平衡,達到改善患者癥狀,治療疾病的目的。其物美價廉,可有效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越來越受到醫(yī)患雙方的重視。為此,我們選擇玉屏風散合金水六君煎,觀察其在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治療中的作用,為穩(wěn)定期中度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提供一種中藥治療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西藥吸入性β受體激動劑/激素,選用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肺功能測量儀。中藥以我院中藥房采購的中藥,制成中藥飲片(玉屏風散合金水六君煎)。
1.2 方法
1.2.1 分組
1.2.1.1 入組標準 年齡45~65歲,性別不限,西醫(yī)診斷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入組前6周至今未發(fā)生病情急性加重。中醫(yī)診斷久咳/肺脹,證屬脾腎虛寒;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時間
1.2.1.2 排除標準 ①年齡大于65歲,或小于45歲。②并發(fā)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各種快速型心律失常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③肝腎功能不全。④近期吸煙(戒煙時間3個月。⑨其他各種原因無法完成療程。
1.2.2 研究方法
治療組在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治療基礎上加用玉屏風散合金水六君煎。對照組應用吸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治療。
在治療開始前、治療12周、治療24周3個時間點,每個時間點分別用FEV1/預計值、6 min最大步行距離、呼吸困難指數(Borg評分)進行指標監(jiān)測。其中6 min最大步行距離以50米折返最大距離為指標。呼吸困難指數采用Borg評分量表。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14.0軟件處理。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治療組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各組之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各組一般情況 治療組男36例,女7例,平均年齡(56.20±7.12)歲,平均病程(16.02±8.96)年;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55.21±7.01)歲,平均病程(15.26±9.10)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在研究過程中,對照組中發(fā)生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1例,治療期間發(fā)生急性加重4例,治療組中不能耐受長期中藥飲片無法完成療程5例,治療期間發(fā)生急性加重2例。根據排除標準予以排除。最后完成研究,對照組45例,治療組43例。
2.2 FEV1/預計值(%) 治療前治療組FEV1/預計值(61.83±4.12)和對照組FEV1/預計值(61.32±4.2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2周、24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治療組FEV1/預計值(62.14±3.43)和對照組FEV1/預計值(62.35±3.4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周后治療組FEV1/預計值(62.96±4.05)和對照組FEV1/預計值(62.75±4.3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6 min最大步行距離(m) 治療前治療組6 min最大步行距離(387.48 ±34.50)和對照組6 min最大步行距離(385.42 ±35.8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2周、24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 Borg評分 治療前治療組Borg評分(9.03±2.20)和對照組Borg評分(8.90±1.9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2周、24有(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醫(yī)認為是一種具有氣道受限特征的疾病狀態(tài)[1]。氣道受限不完全可逆,通常呈進行性發(fā)展,并與肺對有害顆粒和氣體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起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病因復雜。主要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氣道慢性炎癥;氧化抗氧化失衡有關。其中呼吸道反復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fā)作的主要原因[2]。長期患病的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加上反復氣道感染后,氣道結構的破壞,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防御功能降低,易出現氣道的反復感染。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目標是改善患者肺功能或減緩患者肺功能惡化,藥物治療以吸入舒利迭治療為基礎。
中醫(y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屬“久咳、肺脹”范疇,其病因為嗜煙或反復感受外邪,煙毒或六之邪犯肺,致肺氣虛損,肺失布津,津蘊成痰,內阻于肺,氣失肅降,日久子病及母,肺傷及脾,脾氣虧虛,一則運化水濕功能失常,濕蘊成痰,上貯于肺,氣機升降不利,加重咳嗽、咳痰[3]。此時即使沒有外感,患者也時有咳嗽、咳痰,日久難愈。二則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土不生金”,導致肺氣不足而氣促,肺衛(wèi)不固,而反復感邪,癥狀反復發(fā)作或加重。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根,肺脾氣虛日久,則必累及于腎,腎不納氣,則氣短、氣喘,動則為甚,以致氣化失常,水飲凌心犯肺,至咳喘發(fā)作,病情危重[4]。故慢性阻塞性肺病其本皆虛,輕則肺脾,重則肺脾腎皆損。玉屏風散出自中醫(yī)名著《世醫(yī)得效方》,也說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黃芪、白術、防風三味中藥組成,可以說,前兩味藥,以扶正為主,而防風則以祛邪為主,是“標本兼治”的巧妙結合。它可以提升患者的“正氣”以抵御外邪。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主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喘逆多痰。有養(yǎng)陰化痰之功效。兩方組合后黃芪、白術、防風可益氣固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可理氣化痰,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生姜可健脾益氣,當歸、熟地可補腎填精。起到補益肺、脾、腎的作用[5]。達到增強免疫功能,減少急性發(fā)作次數,減少氣道腺體的分泌、痰液的產生,改善氣道的阻塞狀態(tài)。保護消化功能,保證營養(yǎng)支持,使患者的四肢肌力、呼吸肌肌力及其他臟腑的功能得以維持。
本研究成功收集并觀察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肺功能指標為中度度阻塞性肺通氣功能障礙的患者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長期繼續(xù)給予吸入舒利迭(50/500)治療,治療組在給予吸入舒利迭(50/500)治療外予加用玉屏風散合金水六君煎治療。隨訪24周, 在3個不同時間點觀察FEV1/預計值(%)、6 min最大步行距離、呼吸困難指數(Borg評分)情況。通過本研究可見治療組患者在6 min最大步行距離及呼吸困難方面從治療12周開始表現出明顯的改善,其改善程度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中度COPD患者穩(wěn)定期在吸入舒利迭(50/500)治療外予加用玉屏風散合金水六君煎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從而減輕社會、家庭及個人的經濟負擔,可作為穩(wěn)定期中西醫(yī)聯合治療的選擇。但是在肺功能方面{ FEV1/預計值(%)},該治療方案未能體現出相當的優(yōu)越性,考慮與本研究的療程較短(24周)有關,相關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參 考 文 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763.
[2] 陳灝,林果為.實用內科學.第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7431753.
[3] 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2003:117124.
篇10
關鍵詞 運動 原發(fā)性高血壓 防治 研究分析
高血壓是致使個人心臟病、腦血管病以及腎臟相關疾病等慢性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其患病率隨年齡的升高而增長。原發(fā)性高血壓作為高血壓的一類,臨床上主要特征為機體體循環(huán)中血壓的升高。當今隨著社會醫(yī)療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治療高血壓采取非藥物方法逐年增加。在上世紀80年代,WHO曾提出應用非藥物療法輔助治療輕中度的高血壓患者。運動療法作為非藥物療法的一種自主性療法,被越來越多的患者以及研究學者受到關注。
一、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
目前關于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尚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有研究者指出原發(fā)性高血壓并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因素、相關基因的交互作用。機體在各種環(huán)境中由于體內血壓調節(jié)系統(tǒng)出現紊亂,可會致使體內血管功能以及脈管調壓系統(tǒng)出現異常,且機體內增加交感神經活性,出現高胰島素血等癥狀。
二、有氧運動對血壓的影響
有氧運動作為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強度較低、有節(jié)律性的運動形式,主要功能是促進機體的心肺機能。大量研究學者研究分析,患者進行中、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促進血壓的降低。Motoyama等通過研究老年高血壓患者持續(xù)9個月的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分析其對老年患者的血壓變化的影響,得出患者進行3個月訓練后,患者在安靜時的血壓值比之前呈現大幅度的下降趨勢,在9個月訓練后患者的血壓值趨于正常人的指標。黃科等研究分析得出,類型不同的高血壓患者的訓練強度不同,以Ⅰ期高血壓患者研究分析,患者在訓練時的每分鐘心率適宜在102-125次,或患者訓練后的心率值控制在不高于訓練前的百分之三十。
三、循環(huán)抗阻訓練法對血壓的影響
循環(huán)抗阻訓練法是力量訓練法的一種,是機體做緩慢持續(xù)的運動,訓練強度為一次最大肌肉收縮力量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增強患者的體質狀況,以達到改善血壓的目的。勵建安[5]研究顯示,患者進行一次最大肌肉收縮力量為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運動訓練,不會引起機體血壓值和心率值的變化,因此與有氧訓練相比,也不會誘發(fā)更多的心血管疾病。
四、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
運動處方中制定運動強度時,應針對高血壓患者不同的機能制定不同的訓練
水平,分別設定較小強度、中等強度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一次運動時間最少為四十五分鐘至一小時,其中有訓練前的準備運動和訓練后的放松活動;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運動頻率在每周不宜超過間斷訓練兩天或更多時間,至少一周內訓練三次及以上,視患者個人情況增加次數,且給予患者一定的休息時間。肖夕君[6]運用中等訓練強度對Ⅰ級高血壓患者訓練,制定相應的每周運動時間與運動頻率,訓練方法主要是跑步,發(fā)現跑步訓練中運動強度較低的血壓值差異不如中等運動強度訓練血壓值變化明顯。
五、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運動的注意事項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前營隊患者進行各項醫(yī)學指標與身體機能進行檢查,并不是所有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都適用運動療法。通過調查發(fā)現,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有下列癥狀嚴禁參加運動項目:主動脈瓣狹窄、肥厚性心肌病、眼底出血、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心動過速、急性感染以及心力衰竭等癥狀。
六、小結
研究發(fā)現有氧運動訓練、循環(huán)抗阻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值控制及降低有促進 作用。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方案,越來越多的臨床治療中采用綜合性的方案,包括藥物療法、飲食療法以及運動方案。一般不放棄藥物治療,科學性的運動方案作為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的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 劉俊玲,張冰.原發(fā)性高血壓運動處方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24(3):357.
[2] Wallace JP.Exercise in hypertension:a clinical review.Sports Medicine,2003,33(8):585-598.
[3] 張樂,矯瑋,劉濤.原發(fā)性高血壓運動療法的研究進展[J].邯鄲學院學報.2007,17(3):100-103.
[4] 黃科,程志清.運動療法治療高血壓病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4,13(1):87-88.
[5] 勵建安,顧曉圓,王紅,等.力量訓練在心血管疾病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97,3: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