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檢驗范文
時間:2023-04-11 01:25: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理檢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艾滋病是臨床上比較頑固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誘因也多,傳染機制也比較復雜,患者患病后會造成人體免疫功能缺陷,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威脅患者健康。目前,臨床上對于艾滋病還沒有治愈的方法,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效果并不顯著,甚至會產(chǎn)生耐藥性[1]。醫(yī)學界對于艾滋病的病理生理等并不完全知曉,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方法研究艾滋病的病理生理等問題顯得至關重要。為了探討艾滋病的病理生理及檢驗等相關問題。來我院診斷治療的63例艾滋病并發(fā)脊柱結核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來我院診斷治療的63例艾滋病并發(fā)脊柱結核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調研中,男33例,女30例,患者年齡在39-84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9.4 1.3歲?;颊呷朐汉缶橛胁煌潭鹊陌l(fā)熱,且患者多為低熱,患者發(fā)病后低熱等癥狀常在午后開始,并且出現(xiàn)倦怠、乏力等癥狀,且患者容易出現(xiàn)盜汗、食欲減退等,對于病情嚴重患者甚至出現(xiàn)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癥狀。這些患者年齡、家庭背景等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代表性。
1.2方法
63例艾滋病艾滋病并發(fā)脊柱結核患者均行常規(guī)胸部直接數(shù)字攝影(DR)或者床邊X線胸部檢查,其中19例患者行胸部CT掃描,應用PhilipsMx8000螺旋CT機,在常規(guī)螺旋掃描基礎上進行HRCT掃描,層厚6.5mm,層間距6.5mm,增強掃描采用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300mL/s),高壓注射器靜脈團注,注射流率2.5-3.0mL/s;局部HRCT連續(xù)掃描,層厚1mm,層間距1mm[1]。
1.3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實驗中,對患者治療時的數(shù)據(jù)進行搜集,利用SPSS16軟件進行分析,并進行 檢驗,實驗結果采用(x±s)表示。
2.結果
本次調研中,患者超聲檢查均出現(xiàn)異常,其中,8例胸椎、7例腰椎、11例骶骨、9例髂骨,8例髂關節(jié)、9例膝關節(jié)、11例踝關節(jié)。
3.討論
艾滋病患者病歷生理及其檢驗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根據(jù)相關結果顯示:患者治療依從性大于95%以上時,才能夠保證患者體內80%的病毒被有效的抑制了。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艾滋病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上升,患者患病后會侵襲人體T淋巴細胞亞群CD4細胞,使其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患者體內細胞的損傷,引起人體免疫下降或者出現(xiàn)衰竭等,從而誘發(fā)其他疾病。
骨關節(jié)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高發(fā)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誘因也比較多。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脊柱結核病的病變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HIV病毒已經(jīng)成為全國性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病率出現(xiàn)上升趨勢。從我國艾滋病預防數(shù)據(jù)顯示:艾滋病的發(fā)生和結核病之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和單一的結合病相比下,艾滋病并發(fā)結核病患者病情更加嚴重,患者會出現(xiàn)縱隔、肺門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病情兩種不同患者的影像學結果頁不相同。臨床上,通過對艾滋病合并結合病患者進行X 線及CT檢查,檢查結果能夠判斷患者免疫系統(tǒng)破壞程度。對于艾滋病早期患者,當患者體內的CD4細胞計數(shù)控制在200/mm3時,患者一般來說癥狀以肺結核癥狀為主,癥狀比較明顯,往往具有肺結核的典型表現(xiàn),患者在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病灶部位在上葉尖后段及下葉背段,胸片檢查時肺葉出現(xiàn)陰影,并且邊界也相對比較模糊。對患者病菌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結核菌素多呈現(xiàn)出陽性,并且病灶僅局限在患者肺部。本次調研中,患者超聲檢查均出現(xiàn)異常,其中,8例胸椎、7例腰椎、11例骶骨、9例髂骨,8例髂關節(jié)、9例膝關節(jié)、11例踝關節(jié)。
臨床上,對于艾滋病患者的病變組織研究,如:艾滋病患者的皮膚、粘膜、淋巴結等結果可以指定相應的治療方法,患者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活體檢驗。然而,對于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則臨床上可以通過內腔鏡等對其進行活體檢驗,必要時可以在影像學輔助下進行深部活檢,從而為患者診治提供有價值的依據(jù)?;颊咴谥委熯^程中,為了提高臨床治愈率,醫(yī)護人員應該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臨床癥狀等綜合分析,尤其是對于病情嚴重患者其免疫力較差,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創(chuàng)傷,并善于利用活檢結果調整患者治療方案,對于難以確診患者可以聯(lián)合輔助其他方法檢查,如:組織化學、電鏡、PCR 等,以便更深入的探討艾滋病患者的各項病因,從而為臨床診治提供有力的診治價值[3]。
綜上所述,艾滋病并發(fā)癥脊柱及下肢關節(jié)結核等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超聲影像學特征出現(xiàn)異常,通過脊柱及下肢骨關節(jié)結核的超聲圖像檢查表現(xiàn)來談談艾滋病的病理和生理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余衛(wèi)業(yè),朱文科,劉艷,等.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影像學特征及其與CD_4-+T 淋巴細胞的相關性[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13(12):48-50.
篇2
關鍵詞:快速石蠟切片;病理檢驗;常規(guī)石蠟切片;符合率
在外科手術中,快速病理診斷對選擇手術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術中病理具有局限性大、組織樣本小、時間緊等特點,對診斷準確性影響較大[1],傳統(tǒng)診斷方法為冰凍切片與加溫石蠟切片,加溫石蠟切片方法在檢驗過程中,易出現(xiàn)收縮及組織變形等問題;冰凍切片方法成本較高,只適合于小范圍應用,超聲快速石蠟切片技術,其具有操作簡便;染色、切片質量好;出片的時間短等優(yōu)點,被臨床廣泛應用[2],本文選取78例手術切除標本,應用快速石蠟切片技術進行診斷,診斷符合率較高,現(xiàn)將具體內容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們選取156例手術切除標本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78例,7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45例,女33例;年齡在27~62歲,平均年齡為(41.6±11.4)歲。受檢組織分為:乳腺12例;淋巴結9例;宮頸16例;腸11例;子宮8例;卵巢6例;甲狀腺5例;肺4例;膽囊7例。7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41例,女37例;年齡在32~61歲,平均年齡為(43.4±10.6)歲。受檢組織分為:乳腺15例;淋巴結11例;宮頸15例;腸9例;子宮7例;卵巢5例;甲狀腺6例;肺5例;膽囊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受檢組織等方面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后,無明顯差異(P>0.05),其相關資料與數(shù)據(j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應用快速石蠟切片技術進行診斷:采用超聲波快速處理儀,將水浴溫度調整至75℃。新鮮標本?。?.1×1.5×1.5)cm3放置于中爾馬林中固定達4min,使用吸水紙將標本上的水分吸干,放置于丙酮中脫水處理兩次,每次均保持在4min,將處理好的標本組織浸入至熔化的石蠟當中,在組織塊下沉不再出現(xiàn)氣泡后取出,將其放在備好白蠟塊的中央部分,按要求壓平,放置冰箱中冷卻達2min,取出切片,厚度在3um,常規(guī)染色、封片,剩余的組織給予常規(guī)石蠟切片處理。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石蠟切片技術進行診斷:新鮮標本?。?.1×1.5×1.5)cm3放置于中爾馬林中固定達4min,使用吸水紙將標本上的水分吸干,依次放置于30%、70%、85%、95%的酒精中進行脫水處理,取出后,放置于透明劑中浸漬2h后,再將其放置于二甲苯與石蠟的混合液中浸漬2h,移入石蠟液中浸漬3h左右,浸蠟后的標本放置于蠟液中,待蠟液的表層凝固后立即放置于冷水中進行冷卻處理,取出切片與觀察組同。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與資料進行分析,兩組制作時間行t檢驗,以P
2 結果
2.1觀察組病例標本的符合率為97.4%,1例誤診是因癌變區(qū)域較局限,切片沒有取到癌變的部位,不能準確判斷是否存在有癌變而誤診。對照組病例標本的符合率為98.7%,兩組相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觀察組病例標本的制作時間為43.52min,對照組病例標本的制作時間為1440.62min,兩組相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外科手術在術中常會遇到診斷困難的情況,常常需要病理科提供快速準確的診斷,基層醫(yī)院一般不具備冷凍切片儀器,且冷凍切片的成本也較高,不宜廣泛應用,而快速石蠟切片技術是采用超聲波快速處理,既縮短了制片時間,同時也保持了組織細胞原有的形態(tài),利于準確診斷[3]。有資料報道[4]:超聲波快速處理儀是把微波輻射技術應用于石蠟切片的固定、脫水、浸蠟中,組織蠟塊與常規(guī)程序制作的蠟塊相似,可長期保存,沒有呈現(xiàn)出明顯的理化形狀改變,并且有效縮短了制片時間,滿足了臨床的需求。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病例標本的符合率為97.4%,這一結果提示:快速石蠟切片技術對病理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具有準確、快速、可靠的優(yōu)點,與快速冷凍切片法相比較,快速石蠟切片方法克服了冷凍切片使細胞產(chǎn)生腫脹及染色效果較差的缺點[5-6],在中小醫(yī)院可以將其做為快速病理的制片方法,在大型醫(yī)院,也可將其做為冷凍切片的補充手段。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認為在應用快速石蠟切片方法時要注意:①取材尺寸最好選擇(0.1×1.5×1.5)cm3,并且要避開切不動的組織;②在給予病理組織固定時,要選擇密封容器;③在給予病理組織脫水時,要注意觀察,根據(jù)氣泡、組織質地、組織顏色等情況確定脫水的時間;④在溫度設定時要將其控制在78℃以下,避免組織內酶及抗原丟失,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⑤檢驗人員要與臨床醫(yī)師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以便明確對病理診斷相關的要求,為臨床提供最佳診斷結果。
參考文獻:
[1]張偉,周永梅.快速石蠟切片法在免疫組化染色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1,20(4):32-33.
[2]何麗,李莉,張廷國,等.活檢組織快速石蠟切片病理檢查在子宮頸病變診治中的應用[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1,46(7):27.
[3]孫萍.印片細胞和快速石蠟切片在乳腺腫瘤術中病理診斷價值的研究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1):1045-1046.
[4]韓磊,賈惠英,謝秋紅.超聲波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卵巢腫瘤200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1):41-42.
篇3
【關鍵詞】牛奶;質量;檢驗報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的飲食觀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綠色食品以無污染、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而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被譽為21世紀的主導食品。綠色意識不斷增強,綠色觀念深得人心。因此我們參考有關文獻,對牛奶中摻入尿素、蔗糖、淀粉、豆?jié){、血和膿汁、炎乳等物質進行了檢驗,其目的是提高消費者的鑒別能力,并對我縣奶產(chǎn)品的質量進行了分析,對規(guī)范食品衛(wèi)生安全,保障人體健康,提高消費者鑒別能力,開展了此項工作。
1. 主要檢測內容及方法
(1)尿素及牛尿的檢出:格里斯試劑法;
(2)蔗糖的檢出:間苯二酚法;
(3)淀粉的檢出:碘化鉀法;
(4)豆?jié){的檢出:氫氧化鉀顯色反應;
(5)乳中血和膿汁的檢出:過氧化氫法;
(6)炎乳的檢出:溴麝香草酚藍試驗;
(7)摻水乳的檢出:硝酸銀法;
2. 檢測的結果
(1)采樣及檢測時間:2012年10月17日至2013年01月10日,大概用了4個月時間。
(2)采樣地點:選擇一個縣級奶牛養(yǎng)殖場、一個淺山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散養(yǎng)戶、一個腦山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散養(yǎng)戶。
(3)具體采樣情況見表1
表1 :牛奶物質采樣統(tǒng)計表
采樣及檢測時間 采樣份數(shù) 采樣地點 飼養(yǎng)情況 乳牛品種 采樣數(shù)量12.10.15-12.10.18 36份 縣級奶牛養(yǎng)殖場 規(guī)模戶 黑白花 每份100毫升12.10.18-13.02.05 55份 鄉(xiāng)鎮(zhèn)散養(yǎng)戶 散養(yǎng)戶 黑白花 每份100毫升12.10.15-13.02.05 91份
(4)牛奶物質采樣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牛奶物質采樣檢測統(tǒng)計表
檢測時間檢測份數(shù)采樣地區(qū)尿素 蔗糖 淀粉 豆?jié){ 血(膿汁) 炎 參水乳+ - + - + - + - + - + - + -12.10.15-13.02.05 91 樂都 2 89 4 87 0 91 0 91 4 87 5 86 10 8112.10.15-13.02.05檢測率%(陽性率)36某奶牛場1 35 1 35 0 36 0 36 2 34 3 33 2 3436某奶牛場2.78 97.22 2.78 97.22 0 100 0 100 5.55 94.45 8.33 91.67 5.55 94.4512.10.15-13.02.0555 鄉(xiāng)鎮(zhèn)1 54 3 52 0 55 0 55 2 53 2 53 8 47檢測率%(陽性率)55 鄉(xiāng)鎮(zhèn)1.8 98.2 5.45 94.55 0 100 0 100 3.63 96.37 3.63 96.37 14.54 85.46總檢測率%(陽性率)2.20 97.8 4.40 95.6 0 100 0 100 4.40 95.6 5.49 94.51 10.99 89.01
3. 檢測結果的分析
(1)從表2可以分析,在7個檢測項目中,摻水乳的檢測中出現(xiàn)程度較高為10.99%,其次為炎乳45.49%,蔗糖為4.40%,血(膿汁)出現(xiàn)率也高為4.40%,尿素為2.20%,而這次檢測中沒有發(fā)現(xiàn)摻有淀粉和豆?jié){。
(2)從某奶牛場檢測來看,在7個檢測項目中,摻水乳、炎乳、血(膿汁)、尿素、蔗糖、淀粉、豆?jié){陽性分別為5.55%、8.33%、5.55%、2.78%、2.78%、0%、0%。
(3)從某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檢測來看,在7個檢測項目中,摻水乳、炎乳、血(膿汁)、尿素、蔗糖、淀粉、豆?jié){陽性分別為14.54%、3.63%、3.63%、2.78%、2.78%、0%、0%。
4. 討論
(1)這次總的分析看出,在牛奶中摻水現(xiàn)象比較嚴重,其次牛奶中炎乳也高,應在收購牛奶過程中引起重視,在沒有檢測出淀粉、豆?jié){,說明本地區(qū)牛奶質量比較可靠,而尿素、血(膿汁)的出現(xiàn)應今后在衛(wèi)生方面加強管理。
(2)從某奶牛場檢測分析,此場的奶牛炎較高,應加強奶牛炎治療,并加強衛(wèi)生管理,防止牛尿等混入牛奶之中。
(3)從總的檢測中體會到,牛奶質量與飼養(yǎng)管理有很大關系,奶牛的飼養(yǎng)管理差時,尿素、炎乳、膿汁的檢測率就高,說明在擠奶過程中容易混入牛尿,其次,由于衛(wèi)生管理要求不嚴,導致炎發(fā)生,故炎乳和膿汁檢測率高。
(4)這次從不同地區(qū)采樣的檢測結果分析,農村地區(qū)的散養(yǎng)戶以摻水的檢測率較高,建議在今后收購中應重視;而某奶牛場以檢測出炎乳,這與規(guī)模飼養(yǎng)中衛(wèi)生條件不良有關,建議加強炎的治療,防止同群中被感染,并注意藥殘和奶抗的發(fā)生,提高奶產(chǎn)品質量。
(5)隨著我縣畜牧業(yè)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奶牛養(yǎng)殖已成為貧困群眾創(chuàng)業(yè)增收渠道之一,加上現(xiàn)代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牛奶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也出現(xiàn)由于收購牛奶時受利益驅動,在銷奶及企業(yè)收購牛奶的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病理乳、摻水乳、抗菌乳等現(xiàn)象,給企業(yè)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和人民身體健康,所以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對于規(guī)范畜牧業(yè)生產(chǎn)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食品衛(wèi)生安全,保障人體健康,推動畜牧業(yè)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和長遠意義。
(6)今后利用縣畜牧站現(xiàn)有的化驗室基礎和設施設備、專業(yè)技術人員,開展奶產(chǎn)品藥殘,奶產(chǎn)品質量方面的檢測工作,讓奶產(chǎn)品成為人人享用的健康綠色食品。
參考文獻
[1] 姚俊卿等.中國畜牧獸醫(yī),2005,32(7):19-20
篇4
【關鍵詞】 冰凍病理檢查 宮頸上皮 瘤變 治療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Method: select by biopsy under colposcope materials was diagnosed with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ll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hysterectomy and cervical cold knife cut method, cone in cone cutting specimens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and paraffin wax residue of cut edge lesions pathologic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raffin and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pathologic examination of similar rate was 90% (90/100), including 18 cases of CINI, CINII 23 patients, 21 cases of CINIII, 20 cases of cervicitis, 7 cas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invasion.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paraffin pathologic examination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froz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art of effective for cervical cancer, which can identify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aper cutting edge organization whether there is residual lesions.
【中圖分類號】 R711.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001-01
宮頸癌的癌前病變被稱之為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若是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則有可能轉變?yōu)閷m頸原位癌和宮頸侵潤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手術方式不正確,會直接導致患者出現(xiàn)死亡[1]。冰凍病理檢查是決定醫(yī)生選擇何種手術方式的重要依據(jù),冰凍病理檢查能夠有效辨別患者良性和惡性組織情況,現(xiàn)如今早已被廣泛使用于檢查卵巢、乳腺以及甲狀腺等疾病中[2]。我院對100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使用冰凍病理檢查,并與常規(guī)病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冰凍病理檢查在宮頸上皮內瘤變中的應用,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經(jīng)陰道鏡下活檢取材被診斷為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共100例,患者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5.5±13.6)歲。入選標準:(1)通過宮頸下活檢,級別為CINII-CINIII;(2)宮頸癌患者。
1.2 方法
在12點處縱向切開錐切標本,分成12塊,并使其依次排開。醫(yī)生根據(jù)患者術中標記肉眼觀察病變較重部位,或根據(jù)陰道鏡檢查結果選擇病情較重部位取材,將取材標本放入冰凍病理機中進行冷凍,切片和固定,最后使用伊紅染色并讀片,對患者的病變范圍、切緣是否出現(xiàn)病灶、間質有無侵犯等情況進行記錄。切緣陽性則發(fā)現(xiàn)宮頸上皮內病變,未發(fā)現(xiàn)病變則為陰性。剩余標本通過石蠟包埋,進行常規(guī)檢查。兩種檢查結果全部通過專業(yè)的病理醫(yī)師診斷。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shù)據(jù)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經(jīng)x2檢驗,以P
2 結果
冰凍病理檢查結果和石蠟檢查結果的相似率為90%(90/100),其中18例為CINI,23例CINII,21例CINIII,20例宮頸炎,7例宮頸侵潤癌,見表1。剩下的10例患者,冰凍病理低診8例,診斷為宮頸炎患者1例,說后常規(guī)檢查結果為宮頸癌,侵潤深度
3 討論
現(xiàn)如今,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人數(shù)正在不斷增多,年齡也呈現(xiàn)出年輕化趨勢。對患者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同的手術方式對患者的術后恢復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患者在術前接受陰道鏡活檢雖然準確率較高,但是醫(yī)生取材樣本范圍較小,取材表淺會受到一定限制,對于陰道鏡檢不太滿意的患者很有可能出現(xiàn)漏診的可能性。而冰凍病理檢查在術中能夠準確排除宮頸癌,對錐切組織切緣的情況進行有效評估,幫助醫(yī)生選擇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案,同時可以有效避免給患者帶來的第二次麻醉。
現(xiàn)如今我國還并未對冰凍病理檢查的準確性做出研究,但有文獻表明,冰凍病理檢查的準確率與石蠟病理檢查非常相似,準確率達到90%,本次研究中雖然有10例患者與常規(guī)檢查結果不同,但均以得到有效治療[3]。7例宮頸侵潤癌患者均通過冰凍病理檢查,在石蠟病理檢查中也得到了證實。冰凍病理檢查在對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中存在一定的漏診和誤診概率,所以在目前而言并未得到廣泛使用[4]。有文獻報道有患者在使用冰凍病理檢查時顯示為宮頸微小侵潤癌,但是術后石蠟病理檢查則顯示為宮頸侵潤癌,使得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在術前與病理科醫(yī)生進行溝通,術中通過冰醋酸,結合術前陰道鏡檢查的結果,能夠有效提升冰凍病理檢查的準確率。
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冰凍病理檢查能有效識別宮頸癌,對錐切組織切緣的病灶殘留進行準確評估。由于冰凍病理檢查存在漏診率和一定誤診,所以并未得到廣泛使用,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任芳,馮巍,史惠蓉. 冰凍病理檢查在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chǎn)科,2013,01:336-339.
[2]王梅霞. 宮頸錐切術聯(lián)合術中冰凍病理檢查在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斷與治療中的價值[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118-119.
篇5
關鍵詞: 鹿黏膜;病毒; 夾心ELISA;研究
中圖分類號:S858.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73
鹿黏膜病處于一種鹿傳染病,癥狀表現(xiàn)為頑固性、持續(xù)性腹瀉。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鹿養(yǎng)殖規(guī)模不斷擴大。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討在鹿黏膜病診斷中,采用夾心ELISA檢測方法后,取得的臨床價值。對160份鹿糞樣進行檢測?,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取的材料包括這幾種。MD高免血清、 MD免疫球蛋白提取;MD酶標抗體;MD陽性糞樣;MD陰性糞樣;160例被檢鹿糞樣。
1.2 方法
常規(guī)篩選,找出最佳的試驗條件。包括:抗體包被量、酶標抗體稀釋倍數(shù)、糞樣與酶標抗體溫度,以及封閉劑等;進行夾心ELISA抗體檢測時,應用的程序為:抗體包被―洗板―封閉―加待檢樣品―加酶標抗體―顯色―終止反應―判定結果[1];進行特異性阻斷試驗。按照1:5MD的比例,混合高免血清與陰性血清,保持4℃。隔夜后,判斷OD值的變化,以此來確定試驗的特異性;取適量的陽性糞樣與陰性糞樣,重復試驗3次;對比電鏡與檢查實驗。取適量陽糞樣、陰性糞樣,給予2%的磷鎢酸負染,觀察結果,對比2種方法的符合率[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上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其中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或t檢驗;對比以P
2 結果
2.1 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MDV抗原的最適條件
經(jīng)過篩選后,得出的最佳條件為:抗體包被量100g/孔;包被液pH9.5CB;酶標抗體稀釋度1:400倍。底物顯色溫度37℃,時間20min。
2.2 特異性阻斷實驗結果
MDV高免血清可阻斷陽性糞樣的顯色反應,OD值下降幅度超過50%。反應具有特異性。
2.3 交叉試驗結果
對冠狀病毒糞樣與輪狀病毒進行試驗,結果顯示均不顯色。呈陰性反應。
2.4 重復性試驗結果
本次進行了3次重復試驗,結果無顯著差異,可以看出該實驗方法具有較好的重復性。
2.5 與電鏡對比檢查試驗結果
本組研究中,在26份ELISA陽性糞樣中,有24份電鏡檢查MDV呈球狀,且大小不一,在40~60nm之間。另外,在8份ELISA陰性樣品中,不存在 MDV例子。
2.6 某地鹿場的鹿感染MDV檢查結果
本次總共有160頭樣品,有52例顯示陽性,陽性率為32.5%。
3 討論
當前,在鹿粘膜病檢查中包括多種方法。常見的有:病毒分離法、中和試驗法、瓊擴試驗。具體來講,應用病毒分離后,操作復雜,耗費時間多,從而減低了分離率。采用瓊擴試驗,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優(yōu)勢,但是特異性差,檢出率不高,經(jīng)常造成漏\的現(xiàn)行。中和試驗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安全可靠[3]。然而,要求采取雙份血清,無法進行早期診斷。同時,該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多,且消耗大量人力,比較麻煩。除此之外,應用中和試驗時,還要在實驗室培養(yǎng)細胞,且對實驗室的要求比較高。再加上昂貴的檢測費用,很難擴大應用。特別是針對基礎條件比較薄弱的基層醫(yī)院來講,實施的難度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對本病的檢測與凈化造成障礙。
本組研究中,在檢測鹿黏膜病毒時,應用了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法,有效的彌補了上述檢測方法的缺點。研究表明,該檢測方法操作方便、簡單,具有較高的特異性、靈敏性。且操作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屈月,葛俊偉,唐麗杰,等.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雙抗體夾
心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3,16
篇6
關鍵詞:肺間質纖維化 肺氣腫 肺功能
肺間質纖維化與肺氣腫的臨床特點、病理變化上屬于兩種不同疾病,是相互獨立的,無法共存病理狀態(tài)[1]。但是,隨著科技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對肺功能和高分辨技術的應用,發(fā)現(xiàn)很多臨床患者,存在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的病理特點,而這兩者特點并不明顯。雖然國外一些醫(yī)療研究人員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卻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會限制肺通氣的功能,內科現(xiàn)階段還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大多以手術和移植等治療方式為主,但是,很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療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具有良好治療效果[2]。本文采用回顧式分析,選擇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間來我院確認的42例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患者進行研究對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間來我院確認的42例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患者進行研究對比。42例患者年齡20-80歲,用肺CT檢查顯示磨玻璃影和纖維素條影,42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是肺呼吸音低和干咳,呼吸困難。
1.2治療方法:在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本次研究,將42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21例,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乙酰半胱氨酸口服,兩組治療療程均為三個月。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總量(TLC)和肺活量(VC),觀察患者肺功能的各項指標是否改變。
1.4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均消失;有效: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繼續(xù)存在。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回顧式分析,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間的對比,以X2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1.4%,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結果,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組別
例數(shù)(n)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觀察組
21
17
2
2
90.5%
對照組
21
10
5
6
71.4%
t
―
―
―
―
48.62
P
―
―
―
―
<0.01
3 討論
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已經(jīng)嚴重的威脅了人類的健康,成為常見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我國發(fā)病率較高并且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對肺間質纖維化合并肺氣腫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3]。
肺氣腫屬于細支氣管的遠端出現(xiàn)持久異常氣腔擴大,而肺泡壁的破壞并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纖維化,也就是說,診斷患者出現(xiàn)肺氣腫時,一定要排除肺間質纖維化。本文42例患者都符合阻塞性肺氣腫的診斷標準,通過臨床癥狀與檢查可以確認已經(jīng)合并肺間質纖維化[4]。
本次研究未進行組織的活檢,所以未確定纖維化類型與發(fā)生的部位,對42例患者進行光鏡和電鏡等病理學研究,以患者臨床表現(xiàn)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肺功能和X線的胸片都有間質纖維化特點,表明患者肺氣腫合并肺間質纖維化兩種病理存于同一患者中。由于,對肺氣腫合并肺間質纖維化的機制認識不深,很多研究認為是氣道慢性炎癥和免疫復合物在肺間質沉積導致間質纖維化,也可能是機體對炎癥的修復反應。不過,吸煙會引起肺氣腫和肺間質纖維化的合并,煙霧會趨化中性粒細胞,導致肌氣腫,引發(fā)肺間質纖維化[5]。
大量研究證明,吸煙會引發(fā)肺氣腫合并肺間質纖維化,而不同病理變化是因為病理修復機制的不同造成的。肺氣腫是阻塞型的肺病,而肺間質纖維化是限制型的肺部疾病,雖然有不同表現(xiàn)特點,當兩個病癥并存時,特點表現(xiàn)則不明白,兼有兩者特點,在臨床會表現(xiàn)出:肺氣腫的患者在下肺會發(fā)現(xiàn)Velcro羅音和柞狀指,在X線胸片上會表現(xiàn)出肺體積不變,一般臨床上符合了肺氣腫的特點,可是X線的胸片上會表現(xiàn)出肺部的透亮度的下降,還會出現(xiàn)網(wǎng)格狀的陰影。而患者進行肺功能測定時,不會表現(xiàn)出典型阻塞型或者限制型等通氣功能障礙的,因為彼此的抵消作用,有些指標還會表現(xiàn)為正常,所以,要觀察肺氣腫和肺間質纖維化,哪一種程度更重。如果兩種疾病合并時,患者的動脈血氣會表現(xiàn)為嚴重的低氧血癥,可以判斷出是否兩種疾病的并存。
綜上所述,肺氣腫合并肺間質纖維化在臨床上一定要及早發(fā)現(xiàn),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醫(yī)療人員也要深入了解肺氣腫和肺間質纖維化發(fā)病成因與發(fā)病機制,才能更好的了解兩種疾病間的關系,提高對疾病的診斷,使患者及早得到治療。
參考文獻:
[1]孔璐,王繼峰.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27(4):368-371.
[2]陳曉玲,陳祥銀,嚴儀昭,等.肺成纖維細胞增殖與其合成膠原功能間的關系[J].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2010,18(1):39-41.
[3]李堅.高分辨CT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術在慢性間質性肺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 2012,22:220-221
篇7
關鍵詞:土壩;病害;治理
中圖分類號:TV69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3-0297-2
安龍縣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屬烏蒙山脈東南側邊緣巖溶化山原區(qū)。在地質構造運動各種內外動力長期作用下,縣境內地貌復雜多樣,綜觀全縣地貌,中部平緩,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河谷深切,巖溶發(fā)育,巖溶的基本特征為:巖溶發(fā)育在巖溶水動力條件(滲透途徑、水力坡降、滲透方向及流速)作用下,巖性和構造起到了發(fā)展和牽引巖溶發(fā)育的作用,水系一般是巖溶空間發(fā)育的最低暫時侵蝕基準面,它起到降低巖溶水排水基準面的作用。由于安龍縣境內地形起伏較大,河流切割強烈,巖溶地層多,構造破壞劇烈,因而巖溶形態(tài)和類型繁多。
因此在安龍縣境內巖溶山區(qū)修建土壩存在一些技術性問題。首先,巖溶滲漏帶的滲漏容易導致壩身管涌,塌陷甚至垮壩,巖坡截流結合不好易引起壩身裂縫、滲漏和塌陷。其次對于山區(qū)峽谷的水庫,一般壩相對較高,單位庫容工程量大,有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土料來源困難,一個枯水季節(jié)難于全部建成,如跨年施工渡槽,導流布置岸邊臨時溢洪道不僅困難而且也易造成工程隱患。第三、山區(qū)雨洪暴漲暴落,而大多數(shù)是小受水面積區(qū)域內,又無水文實測資料,洪水總量和洪峰流量很難準確計算,也易出現(xiàn)漫壩潰壩事故。
1 土壩常見病害
根據(jù)各地觀測資料和總結,巖溶山區(qū)修建的土壩病害問題可歸納為四個方面,即:滑坡,管涌,塌陷,浸潤線出露高和各種裂縫。
1.1 滑坡
滑坡產(chǎn)生的原因:①大多是壩體填土含水量大,干么重小,不能滿足壩坡穩(wěn)定要求。②填土與岸坡結合不好,壩肩有裂縫通道,壩基未設截流墻,反濾層質量差,滲漏嚴重所致。③管理運行不當,造成水位驟降,誘發(fā)滑坡。
1.2 管涌、塌陷
壩身產(chǎn)生管涌、塌陷多為修建在巖溶壩址上的土壩。巖溶壩址的基礎大多數(shù)都有幾米甚至十幾米粘土覆蓋,但這些覆蓋層多為坡積殘積或風化溶蝕殘積而成,有較大透水性,水庫蓄水后,由于水壓力的人用,帶走溶溝、溶槽或裂縫管道中充填的粘土,從漸變到突變,形成管涌、塌陷。
1.3 浸潤線出露高
造成浸潤線出露高的原因,主要是壩身填筑質量差,一是土料含水量控制不好,超過最優(yōu)含水量;二是鋪土過厚,碾壓不實;三是上下層左右段兩側的接縫沒有處理好,導致上下游直接貫通,壩身普遍散浸。
1.4 各種裂縫
裂縫有橫縫、縱縫、沉陷縫、干縮縫。除干縮縫外,主要是由于不均勻沉陷形成,裂縫大多數(shù)為橫縫。橫縫發(fā)在岸坡附近,因為土壩河床斷面填土高,兩岸填土低,壩身土料壓縮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陷,加之岸坡陡,土料與岸坡基巖結合不佳,兩岸往往又是施工道路所在,夯壓不實或漏壓機會多,致使岸坡常產(chǎn)生一些橫向裂縫而形成漏水通道??v縫主要是填土含水量大,填筑質量差,施工分塊不當?shù)仍驅е聣紊砀煽s引起,這種龜裂一般不深,多數(shù)達不到1米就尖滅了,但也要及時處理,防止雨水灌入而造成局部滑坡。
2 土壩病害原因分析
2.1 填土質量差
由于含水量、干么重控制不嚴,土塊大、土質差、填土抗剪性能不良,施工分塊不當,新老土結合差所致。
2.2 管理運行不當
巖溶山區(qū)土料多為風化的坡積殘積土,物理力學指標低,根據(jù)各地多年對土壩觀測的資料顯示,如庫水位一天之內降低1m以上,往往引起上游壩面滑坡。
2.3 選擇壩址不當
巖溶發(fā)育的河流,如事前對壩基缺乏必要的勘探研究、設計和施工中對基礎處理不善,壩身與岸坡結合差,就很容易造成滲漏、管涌和塌陷。
2.4 反濾排水設備設計不周
大壩設計的原則是迎水面防滲,背水面排水,對滲水要給“出路”,設反濾排水的目的也就是排水保土。如果設計范圍和尺寸不夠,施工質量不好也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困為水庫蓄水后,壩體必然浸潤,如果沒有反濾排水降低滲透水壓,滲透水流勢必從壩身中上部逸出,如填土質量很差,滲透系數(shù)很大,則浸潤線更高,滲透壓力更大,時間長了,就會帶走土料,形成流土、管涌、滑坡及塌陷。
2.5 壩內放水涵管設計不周
五十年代設計的工程,沒有考慮檢修補漏,所以涵管斷面普遍偏小,人無法進去檢修,有的涵管施工質量差,多數(shù)沒有涵衣,結果漏水沿管背形成管涌。多數(shù)涵管直接設置在軟基上,很容易由不均勻沉陷產(chǎn)生斷裂。有些涵管不設截流環(huán),造成管涌漏水,導致涵管上部壩身塌陷。
3 土壩病害預防和處理措施
3.1 做好土壩設計,把好填土質量關
防止土壩病害,必須從勘測試驗設計開始,要根據(jù)土場土料情況,做好規(guī)劃,取土樣作物理力學試驗,據(jù)此進行壩坡穩(wěn)定分析,正確選定壩坡。正確的設計必須有正確的施工才能確保工程質量,每層土厚度要控制在25-30cm,而且土塊不能太大,要控制好含水量,掌握碾壓功能,使其能達到最大干么重。碾壓壩體要取樣作干么重和含水量的測定,作好施工記錄,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雨季施工,要注意壩面排水。冰凍或雨雪之后開工,壩面表層土要挖除后繼續(xù)填土。分塊施工和鋪土,要犬牙交錯,上下前后不能造成通縫。分期施工和加高的土壩,要認真處理好新老壩體的結合。土料質地有差別時,透水性小的粘土要填筑在迎水壩面。斜墻防滲體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高20m左右的土壩,防滲體厚度約相當于1/4水頭(見圖1),但水平寬度要有3-4m,方便碾壓。
3.2 正確選擇壩軸線,認真處理基礎
選擇壩址應作必要的地質工作,土壩最好不選在石灰?guī)r層而選在頁巖或沒有溶洞、泉井、溶溝、溶槽的壩址上,基礎處理首先要做好截流,一定要從河底截至兩岸壩頂,不能只截河底,而且截流墻應嵌入不透水基巖約1m以上。一般土壩每個橫斷面所設壩基截流墻所增長的滲徑應為壩底水平長度的10-15%,截流槽的尺寸應有利于施工和保證截流質量。土壩的巖坡不能過陡,最好控制在1:1左右,局部地方不要陡于1:0.75-0.5,不允許留有凹巖腔,有倒坡或反坡的地方要削坡,或用漿砌石順坡補平。壩基的泉井,要盡量查明來源,把泉水導出壩體外,切忌使泉水和庫水聯(lián)通,使庫水漏出壩外,并危及壩身安全。
3.3 搞好反濾排水設施
背水坡濾水壩趾的高度,一般為1/5-1/6壩高(圖2),通過計算繪制浸潤線的末端使浸水不逸出背水面上坡來確定。同時,可根據(jù)當?shù)赝潦馁A量和質量情況,結合考慮氣候和施工條件,經(jīng)過技經(jīng)比較選定。壩后排水也可作成斜坡式的反濾層,壩后排水兩岸都要有,兩岸可做成反濾排水暗溝,從壩頂向下5m開始布置,縱橫交叉連通到河床濾水壩趾,排水暗溝的位置,一般距背水坡腳3-5m,也可以根據(jù)浸潤線的位置來布置。
3.4 加強水庫的運行管理
管理單位要加強水工(沉陷、位移、裂縫等)、水文和氣象觀測,注意工程建筑物的變化趨勢。在運行調度中防止水位驟降,特別是當土壩出現(xiàn)縱向裂縫時,要注意觀測裂縫的發(fā)展趨勢,千萬不能讓雨水灌入縫中,引起滑坡。
3.5 做好涵管的設計和搞好施工
涵管是水庫放水設施,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土壩樞紐安全。
(1)涵管設計:涵管斷面除滿足輸水流量的要求外,還要滿足進入檢修要求,斷面不能太小。土壩壩身內切勿設壓力管,不得時必須處理好伸縮縫接頭。
(2)涵管以采用拱形蓋板為宜,可用拱石,也可澆素砼,根據(jù)地基變化情況,設置沉陷縫,涵管要布置在基巖上,避開軟基,切勿建在壩身填土上。
(3)做好涵衣和截流環(huán),涵管四周要包0.1-0.3m厚的涵衣,否則庫水易沿涵管外壁與壩身結合面滲漏。沿涵管軸線方向要布置截流環(huán),尺寸要恰當,不宜太小,截流環(huán)的間距不超過10-20m,迎水面布置密些。
3.6 正確設計溢洪道
篇8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科常見疾病,該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和終身性等特征,臨床上通常實施藥物治療、運動療法、飲食干預和病情監(jiān)測等在內的綜合性治療方案。健康教育屬于一種持續(xù)性、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性的臨床護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生存質量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促進患者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的調節(jié),因而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內分泌科2015年1—12月收治16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齡38~78歲,平均(53.4±21.3)歲,最病程1~12年,平均(5.6±3.5)年,其中,1型糖尿病72例,2型糖尿病88例。按照患者不同的護理模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男42例,女38例,平均(54.5±19.3)歲,平均病程(5.8±4.2)年,1型糖尿病36例,2型糖尿病44例。觀察組男42例,女38例,平均(52.9±20.1)歲,平均病程(5.2±3.9)年,1型糖尿病36例,2型糖尿病4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接受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節(jié)、心理干預和運動護理等在內的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上述護理過程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為患者制定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為基礎的臨床護理路徑,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以減少患者潛在的傷害和提高患者康復速度為主要目標,按照患者的需要和臨床表現(xiàn),由主治醫(yī)師主導,通過相關醫(yī)學文獻的查詢和整理,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系統(tǒng)有效的臨床護理路徑,并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對這一方案進行逐步的調整和完善。(2)以臨床護理路徑為基礎,一方面為患者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格,表格主要內容應包括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醫(yī)院各項規(guī)章制度、醫(yī)院的醫(yī)療和護理環(huán)境、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醫(yī)院內分泌??漆t(yī)師的門診坐診時間表、住院醫(yī)師的基本信息等;另一方面,加強糖尿病患者疾病和治療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保證患者對于自身疾病形成正確的認識,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積極的調節(jié),指導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并做好應對臨床治療的準備。(3)對患有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需手術治療患者,應對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手術治療的基本過程和作用,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確定其是否具備手術治療的條件。手術治療完成后,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患者的感受,告知其手術治療效果,觀察切口愈合情況,囑患者嚴格遵守術后康復指導,對其生命體征指標和血糖水平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指導其掌握康復治療的方法。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臨床護理后護理滿意度、自我管理率、知識掌握率及血糖控制率等指標。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自我管理率、知識掌握率及血糖控制率等臨床指標結果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的一種,若患者僅僅接受單一藥物治療,則無法實現(xiàn)其血糖水平穩(wěn)定性的提高,同時患者臨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會有所提高,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實施系統(tǒng)的護理,對于其治療效果的鞏固及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針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能夠為患者提供包括運動指導、飲食干預、血糖控制和藥物治療等在內的綜合性護理服務,因而涉及面更廣,對于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更加滿意[2];另一方面,其還有助于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方法,對血糖的正確控制途徑進行全面掌握,并以此為基礎調節(jié)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促進身體整體狀況的改善,而患者家屬疾病和治療相關知識的掌握,也能夠對患者各項治療和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加以監(jiān)督,并為患者提供家庭情感支持,使其積極面對疾?。?]。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自我管理率、知識掌握率及血糖控制率等臨床觀察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臨床護理效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患者護理滿意度、自我管理率、知識掌握率及血糖控制率的提高,進而鞏固臨床治療效果,保證患者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因此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朱慧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世界,2015,3(11):4-6.
[2]閆福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5):13-17.
篇9
開封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西區(qū)分院普內科,河南開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通過觀察該院收治的胃腸癥狀患者臨床治療資料,探討分析胃黏膜病理及幽門螺桿菌檢查對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價值。 方法 對該院收治的60例胃腸癥狀患者按照胃鏡檢查結果分為膽汁反流性胃炎組(A組)以及無膽汁反流性組(B組),均進行胃黏膜病理及幽門螺桿菌檢查,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與胃黏膜病理改變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經(jīng)相關檢查后,A組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顯著低于B組患者(P<0.05),而在胃粘膜病理改變各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膽汁反流性胃炎發(fā)生與幽門螺桿菌的檢出負相關。相應胃粘膜病理改變結合幽門螺桿菌檢出陰性傾向于診斷為膽汁反流性胃炎。該結果可用于指導臨床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與治療,值得臨床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 膽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幽門螺桿菌;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7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c)-0184-02
[作者簡介] 宋傳君(1977.10-),河南開封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約占胃炎總數(shù)的12.3%[1]。正常生理條件下,機體存在在十二指腸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 DGR)[2]。病理性的膽汁返流產(chǎn)生的膽酸可損害胃粘膜屏障,導致胃粘膜炎癥,充血,水腫,糜爛,出血斑點,萎縮和腸化生,是臨床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的病因之一[3]。對于該疾病是否發(fā)生顯著的胃粘膜病理改變以及對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是否有影響,引起了諸多爭論[4]。該研究根據(jù)此問題,對該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期間收治的60例胃腸癥狀患者按照胃鏡檢查結果分為膽汁反流性胃炎組與無膽汁反流性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相關指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胃腸癥狀患者按照胃鏡檢查結果分為膽汁反流性胃炎組(A組)以及無膽汁反流性組(B組),每組30例,經(jīng)胃鏡檢查或胃黏膜活組織檢查均確診為慢性胃炎癥狀。其中A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范圍在28~67歲,平均年齡為(45.5±2.3)歲。B組男性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范圍在27~66歲,平均年齡為(44.9±3.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患病程度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該研究所有入選病例已排除患有嚴重心、肝等重要臟器疾病患者、處于妊娠、哺乳期婦女患者以及發(fā)生潰瘍、腫瘤癥狀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胃黏膜病理檢查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胃粘膜病理檢查,具體檢查方法如下:觀察組織切片內胃小凹增生、毛細管擴張、間質水腫、平滑肌纖維增生以及炎癥細胞缺乏癥狀等指標,記錄過程按照各指標表現(xiàn)的輕重程度、是否明顯進行如實記錄。
1.2.2 幽門螺桿菌檢查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具體操作過程如下:B組患者在其胃竇幽門的前區(qū)處與胃體處分別取出胃粘膜組織,進行HP檢測;A組患者于吻合口處取胃粘膜組織標本,進行檢測。AB組均采用改良吉娜薩染色檢測。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以 t 檢驗進行計量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以 χ2檢驗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
2 結果
A組的HP檢出率為23.33%,B組為76.67%,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結果為:幽門螺桿菌檢查在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檢出率低于無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見表1、表2。在胃粘膜病理改變各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與無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理改變狀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胃粘膜病理改變情況,見表3。
3 討論
一些研究認為[5],Hp感染是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部分研究[6]表明,膽汁能夠可使得患者的胃粘膜釋放組胺物質,引起其粘膜受到損傷,是諸多炎性反應癥狀的原因之一,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經(jīng)檢查后發(fā)生其胃粘膜出現(xiàn)明顯的充血,并在胃鏡檢查后可發(fā)現(xiàn)粘膜呈暗紅色狀態(tài)。此外,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進行粘膜活組織檢查后,不僅有固有層水腫癥狀表現(xiàn),而且胃鏡檢查后的膽汁反流現(xiàn)象與少數(shù)正常人相比,無顯著性差異。并不確定膽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及幽門螺桿菌檢查,對于該疾病的診斷有意義。
該研究對該院收治的60例胃腸癥狀患者按照胃鏡檢查結果分為膽汁反流性胃炎組(A組)以及無膽汁反流性組(B組),均進行胃黏膜病理及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為幽門螺桿菌檢查在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檢出7例檢出率為23.33%低于無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檢出的21例檢出率為76.67%,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檢出率與胃黏膜病理改變情況[7-9]。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經(jīng)相關檢查后,A組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顯著低于B組患者(P<0.05),而且胃粘膜病理改變各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B組患者在各指標對比均比A組略高或者相當。說明膽汁反流性胃炎發(fā)生與幽門螺桿菌的檢出負相關[10-11]。對反流性胃炎進行胃黏膜病理的診斷意義,有待進一步探討[12]。
綜上所述,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進行胃黏膜病理改變不顯著,膽汁反流性胃炎發(fā)生與幽門螺桿菌的檢出負相關,相應胃粘膜病理改變,包括胃小凹增生,毛細管擴張,炎癥細胞缺乏,間質水腫,平滑肌纖維增生等,結合幽門螺桿菌檢出陰性可以傾向診斷為膽汁反流性胃炎。有利于臨床上對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與治療,值得臨床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易獻春. 溫膽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48 例[J].中國民間療法, 2014, 22(2):45.
[2] 周磊,楊清峰,張旭. 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治療原發(fā)性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5): 751-751
[3] 謝志強. 胃腸病實用自我療法[M].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2013.
[4] 涂庭義,潘際越.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中TNF-a分泌和凋亡的原位關系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7,16(2):179-180.
[5] 鐘志民, 朱浩鋒, 李園珍, 等. 膽汁反流性胃炎與幽門螺桿菌的正相關性臨床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5(11): 19-20.
[6] 吳成躍, 張傳勇, 武警. 胃十二指腸黏膜防護研究進展[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9, 17(19): 1957-1961.
[7] 王君輔,李紅浪,謝勇,等.循環(huán)microRNA在胃癌診斷及預后預測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2,33(24):3828-3831.
[8] 朱傳會,李庭贊,陳志坦,等.對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后補救治療方案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4):3986-3989.
[9] 何永紅,陳偉峰,劉霞,等.序貫療法與標準四聯(lián)療法對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后補救治療的療效分析[J].胃腸病學,2012,17(8):477-479.
[10]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幽門螺桿菌科研協(xié)作組.第3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J].胃腸病學,2008, 13(1):42-46.
[11] 陳莫耶,宮月華,袁媛.不同胃疾病來源幽門螺桿菌菌株PPIase編碼基因分布頻率及其意義[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0(2):155-159.
篇10
【關鍵詞】光動力治療;二氧化碳激光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尖銳濕疣
Clinical research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HI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YANG Yanping, LIU Chunli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Weinan Central Hospital, Weinan 714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HIV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 Methods: 24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IV and condyloma acuminatum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1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as the photodynamic therapy group.10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rbon dioxide laser therapy were included in the carbon dioxide laser therapy group. The rate of complete remission, recurernc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group were 7.14% and 21.43% respectively,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se of the carbon dioxide laser therapy group (60.00% and 80.00%), both with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χ2=5.538, P=0.019;χ2=7.837, P=0.005). Conclus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treat HI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
【Key words】Photodynamic therapy; Carbon dioxide laser therapy group; HIV; Condyloma acuminatum
【中圖分類號】R752.5【文獻標志碼】A
1前言
尖銳濕疣(CA),又名生殖器疣、性病疣,主要由人類狀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傳染性極強的性傳播疾病,HPV的潛伏期為1~8個月,平均約為3個月,傳播方式以性傳播為主,好發(fā)于生殖器、肛周等性接觸部位,在我國性傳播疾病中高居第三位[1]。隨著近年來男男(MSM)的增多,這不僅引起CA的發(fā)病率進一步上升,還導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的上升[2]。由于免疫力降低,CA合并HIV感染的患者因疾病頻繁復發(fā)導致療效不佳,另一項可能的原因是傳統(tǒng)治療方法如激光、電刀、微波、冷凍等只能對肉眼所見的疣進行切割,而對處于HPV潛伏期或亞臨床感染卻無作用,而光動力治療(PDT)是近年發(fā)展的一種新型治療方法,通過光敏劑在病毒感染病灶的聚集,高度選擇性破壞病變組織,可有效地降低CA的復發(fā)率[3]。本次研究則是回顧性分析在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的24例CA合并HIV感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5-氨基酮戊酸(ALA)光動力治療合并HIV感染尖銳濕疣患者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確診為HIV感染合并尖銳濕疣患者24例作為研究對象,男18例,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29.52±3.28)歲,病程6~14個月,平均病程(8.25±6.32)個月;女6例,年齡20~33歲,平均年齡(24.49±2.18)歲,病程5~12個月,平均病程(7.26±4.48)個月。所有入選病例均是參照《中國臨床皮膚性病學》[4]中的標準進行確診,醋酸白試驗陽性,納入標準:有不潔史;皮損為生殖器、等部位增生性腫物,呈菜花狀、狀、雞冠狀等。所有入選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本次治療方案。排除標準:伴隨其他性傳播疾??;既往患有糖尿病、過敏、精神病等病史;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較嚴重的皮膚??;患有嚴重的心、肺、肝、腎等組織器官疾??;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治療結束后6個月內發(fā)生不潔等。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資料,在24例患者中,其中14例應用光動力治療,10例應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兩組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研究方法
2.2.1光動力治療組試劑是5-鹽酸氨基酮戊酸(5-ALA,上海復旦張江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27,規(guī)格:118mg/支),避光保存;儀器是XD-635AB型光動力治療儀(桂林興達光電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桂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0第2240078號,波長為635nm,輸出功率0~300mW),配有特質激光探頭、柱狀光纖、塑料套管等,可用于多個部分進行治療。
患者均是在常規(guī)消毒完成后,將5-ALA涂抹在皮損處(若為尿道口或者內皮等部位,則將5-ALA與生理鹽水配成20%的溶液,用無菌脫脂棉于尿道口等部位濕敷),并進行封包,適時加量。封包4h后,對患者進行靜脈全麻麻醉,利用波長為635nm的光動力治療儀進行照射,能力為100~150J/cm2,時間約為20~40min。治療結束后,每7~10d隨診一次,持續(xù)隨訪6個月。
2.2.2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患者在常規(guī)消毒完成后,給予2%利多卡因進行局麻,再利用二氧化碳激光(CO2激光治療儀CL40,上海晟昶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國食藥準字2009第3240016號)氣化疣體并做切除。術后隨訪時間為6個月,7d復診一次,記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不良反應(膿性分泌物、潰瘍、糜爛、滲出等)、CA復況。
兩組患者的基礎治療基本相同,包括高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局部病灶處理、營養(yǎng)能量供應等。
2.3療效標準[5]
完全緩解:皮損消除,恢復為正常黏膜組織;部分緩解:皮損大小減小50%或以上;輕微緩解:皮損大小減小不到50%或者無明顯變化,完全緩解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颊咴谛g后6個月內,原有皮損消失,無新皮損發(fā)展,可視為治愈;若在術后6個月內,在原有皮損脫落的部位或鄰近部位發(fā)展出新生疣體,則視為復發(fā)。復發(fā)率=復發(fā)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分別記錄術后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
2.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以絕對值或構成比(%),進行χ2 檢驗,采取連續(xù)校正或確切概率法,以P
3結果
3.1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緩解情況分析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療效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62,P=0.875)。見表1。
3.2兩組患者復發(fā)率分析
5-ALA治療組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38,P=0.019)。見表2。
3.3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
5-ALA治療組在術后出現(xiàn)糜爛、滲出各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43%,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術后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2例、糜爛3例、滲出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0.00%,反應程度為輕微到中度,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感等,予以對癥處理,在2~4周內得到消除,光動力治療組明顯低于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837,P=0.005)。
4討論
CA是通過HPV感染所致的增生性疾病,其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HPV常見的亞型有30多種,研究表明CA相關HPV高危型是16、18亞型,而低危型是6、11亞型,并認為各個亞型都有其特殊的好發(fā)部位,與臨床危害關系緊密[6]。其發(fā)病機制可能為HPV病毒顆粒脫落的表層細胞或者細胞角蛋白碎片較容易侵犯上皮細胞的裂隙,病毒顆粒聚集數(shù)越多,感染則越容易發(fā)生,而感染源可能為污染的內褲、便盆、毛巾、浴巾等;在HPV感染人體后,可潛伏在細胞基底角朊細胞中,經(jīng)過病毒復雜的表皮復制后,再進入細胞核,引起快速的細胞分裂、繁殖、傳播,最后形成特征性瘤[7,8]。一般認為CA的發(fā)展、復發(fā)等與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高低緊密相關,研究表明,CA進展較快、頻繁復發(fā)的可能原因有一期疣體切除后,殘余在組織深部的HPV感染的細胞仍有快速復制繁殖能力以及機體或局部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等[6]。
艾滋?。ˋIDS)是由HIV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方式感染所致造成機體免疫系統(tǒng)癱瘓的病死率高的傳染性疾病。隨著MSM的增加,由性傳播和血液傳播所致的HIV感染趨勢也隨著上升[2]。這與本次研究入組病例報道相似,19例男性患者均有MSM、雙性別等不潔史,6例女性患者也存在等不潔史。在感染HIV后,該病毒可選擇犯機體內CD4受體細胞,以T淋巴細胞為主,而CD4+ T細胞的大量破壞和受損成為了AIDS患者免疫功能癱瘓的主要原因,因此可出現(xiàn)多種機會性感染[9]。局部免疫功能的降低可提高HPV感染所致的CA發(fā)病率和復發(fā)率,研究表明HIV陽性患者的CA的生長速度較HIV陰性患者快,并且更容易導致疾病的復發(fā),影響治療效果[10]。
目前治療CA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激光、冷凍、微波、藥物外敷、手術等方式,以激光應用較多。二氧化碳激光通過高溫氣化局部增生的疣體,可快速切除疣體,在短期內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11]。本次研究中,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患者的完全緩解率高達90%,和光動力治療組相似。但是進行激光切除疣體的患者常常并發(fā)手術部位的感染、膿腫、潰瘍、糜爛等并發(fā)癥,研究表明CA通常在手術切除的病變部位復發(fā),原因可能是激光療法對HPV潛伏感染或亞臨床感染無效果[12]。本研究中,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的10名患者術后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2例、糜爛3例,滲出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0%,且復發(fā)率高達60%,這說明激光治療CA合并HIV感染的患者存在較大局限,一方面是清除病灶不徹底,對處于潛伏期的HPV效果不大,另一方面則是進行激光治療的感染HIV的患者,在經(jīng)完善的治療及護理,仍存在比較多的不良反應,可能原因是機體,特別是局部免疫力低下,傷口感染率高、愈合慢,給HPV所致繼發(fā)性CA提供了機會。
光動力治療法是近年來在皮膚科廣泛應用的新型療法,基本原理是生物組織的內源性或外源性光敏物質在受到相應波長的光照射時,吸收光子能量,從基態(tài)轉變?yōu)榧ぐl(fā)態(tài),經(jīng)化學退激,使組織產(chǎn)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破壞細胞結構和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其特點是(1)組織選擇性高,在光照區(qū)內特異性作用靶器官或組織;(2)對微血管組織損傷強,血液內皮細胞表面積較大且直接接觸血液,可迅速吸收光敏劑,同時可補充在光動力反應中所消耗的氧和光敏劑,而產(chǎn)生的活性氧則可高效的損傷器官或組織;(3)作用范圍在光照區(qū)內,是一種高精度的局部治療法;(4)治療過程比較快、創(chuàng)口小、不良反應較少[13,14]。研究表明,光動力治療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特異性清除病毒感染部位,有效治療潛伏期HPV或亞臨床感染,使CA得復發(fā)率降低至10%左右。外用性光敏劑5-ALA在局部組織存留時間不超過1d,不會因藥物的積累產(chǎn)生毒性副作用,因此可多次實施,進一步治療HPV的亞臨床感染,降低復發(fā)率[15]。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上述類似,5-ALA光動力治療組的患者完全緩解率高達92.86%,而且CA的復發(fā)率和不良發(fā)生率均低于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組,這說明應用光動力治療法可有效地清除病灶部位及治療HPV潛伏期感染,而且治療過程較快、創(chuàng)口面積小等也是有助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傷口愈合。綜上所述,光動力治療法是可以有效地治療合并HIV感染的尖銳濕疣。
參考文獻
[1]黃熙, 陳德華, 楊鳳元, 等. 尖銳濕疣患者中HPV亞臨床感染的病理形態(tài)和病毒型別分析.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1,44(10):700-703.
[2]路亮, 徐丹, 劉明斌, 等. 南昌市MSM人群五種常見STD感染狀況及HIV感染影響因素分析.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4,18(7):617-620.
[3]Mchepange UO, Huang CY, Sun Y, et al. Two-step irradiance schedule versus single-dose tramad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or pain control during 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of condyloma acuminatum in Chinese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y. Lasers Surg Med, 2014,46(5):389-395.
[4]趙辨.臨床皮膚病學. 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37.
[5]黃丹, 鞠梅, 錢伊弘, 等. 20%氨基酮戊酸光動力治療外陰尖銳濕疣量效關系臨床研究.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47(7):503-505.
[6]Braga JC, Nadal SR, Stiepcich M, et al. Buschke -Loewenstein tumor: identification of HPV type 6 and 11. An Bras Dermatol, 2012,87(1):131-134.
[7]Lube GE, Aikawa NE, Tacla M, et al. Condyloma acuminatum in childhood-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cta Reumatológica Portuguesa, 2014, 39(2):182-187.
[8]Leonard B, Kridelka F, Delbecque K, et al.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overview of vulvar condyloma acuminatum,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iomed Res Int, 2014:480573.
[9]Watkins RL, Foster JL, Garcia JV. In vivo analysis of Nef's role in HIV-1 replication, systemic T cell activation and CD4(+) T cell loss. Retrovirology, 2015(12):61.
[10]Yokobayashi H, Sugaya M, Miyagaki T, et al. Analysis of serum chemok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IV-associated eosinophilic folliculiti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27(2):e212-e216.
[11]Pontone S, Pironi D, Pontone P, et bined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anorectal condyloma. Carbon dioxide laser excision and endoscopic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in a case report. Ann Ital Chir, 2011,82(2):159-162.
[12]張奕全. 二氧化碳激光聯(lián)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療尖銳濕疣77例臨床觀察.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0,9(13):979-980.
[13]王輝, 趙學良. 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對病灶瘤病毒復制的影響.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47(10):73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