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公務員帶薪休假緣何難行 媒體析三方面因素

時間:2022-07-14 08:36:00

導語:評論:公務員帶薪休假緣何難行 媒體析三方面因素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評論:公務員帶薪休假緣何難行 媒體析三方面因素

最近一年,一些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強制”公務員帶薪休假制度。但是,公務員以外的許多社會群體卻紛紛對這一制度提出質疑,認為公務員帶薪休假會引發(fā)新的社會不公。日前,蘇州“強制公務員帶薪休假已被叫停”,而在上海寶山,類似休假制度同樣也“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zhí)行”。據(jù)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多個層面的不平衡”“社會議論很多,輿論壓力較大”等。

讓公務員帶薪休假的初衷——當?shù)卣M璐烁纳乒珓諉T的身體亞健康狀況,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不可謂不好,但為何有那么多的反對聲音呢?這主要是因為其觸及了社會公平問題。

首先,帶薪休假在當前并未普遍實施,農(nóng)民工無薪可帶,企業(yè)員工也大多要一年到頭辛苦忙碌,帶薪休假對他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其他群體尚未實現(xiàn)帶薪休假、而且許多群體的工作強度要遠超公務員的背景下,為什么公務員就可以先休呢?在公務員的各項福利待遇已明顯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且雙休日休息也通常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再實施帶薪休假是不是顯得有些太“奢侈”?

其次,公務員帶薪休假的理由,是否足夠過硬?公務員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以及工作效率不太高是不是因為不休假引起的,是不是靠休假就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答案似乎并不是肯定的。公務員健康狀況整體不佳,許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患有頸椎病、腰椎病、高血壓、脂肪肝等是事實,但這并非都是因為工作強度太大所致,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由于公款吃喝、缺乏鍛煉所患的“富貴病”。而工作效率不高,則與機構臃腫、人浮于事以及缺乏有力的約束機制有關。在這樣的情況下,搞帶薪休假大約是難以得到廣泛認同的。

再次,即便是公務員要帶薪休假,拿著工資已是“帶薪”了,再發(fā)補貼是不是太過分?比如按照蘇州市的帶薪休假政策,是“休假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每天給予公務員一定數(shù)額(150元)的休假補貼;當年沒有休假的不但不發(fā)補貼,還沒有資格參加年終先進的評選。”誰可以決定給公務員發(fā)休假補貼?難道政府能自己作出決定嗎?如果是這樣,那政府無疑就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這種擅自發(fā)補貼的做法,也必然會引起人們對公務員帶薪休假的反感情緒。

公務員可不可以帶薪休假?當然可以,這是法律所賦予其的權利。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xù)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公務員自然也在勞動者之列。但公務員帶薪休假,卻不能不考慮其他群體的感受。如果人們對此普遍提出質疑,那說明其實行尚缺乏民意基礎。而蘇州、上海寶山“強制公務員帶薪休假已被叫?!?,似乎也表明民意不可違。

政府是公共權益的代表者,公務員是為公眾服務的,他們的各種福利都由納稅人提供,這就決定了公務員不能無視大多數(shù)公眾的感受而只顧自己。公務員帶薪休假制度,雖合法但在目前卻顯得有些不合理——正如專家所言,“在社會其他群體還遠遠沒有實現(xiàn)帶薪休假的情況下,公務員卻率先實行,不太妥當”。而且,人們對公務員群體也是有著較高的道德要求的,作為社會的精英階層,公務員們也應表現(xiàn)出與此要求相適應的高姿態(tài)。

所以,公務員帶薪休假很有必要“后天下之休而休”——等帶薪休假成為社會常態(tài)時再休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