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明溝排水計算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5 04:05:00

導語:基坑明溝排水計算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坑明溝排水計算研究論文

摘要:明溝排水又稱表面排水,它是利用設置在基坑內(nèi)、外的明溝、集水井和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集水井中不斷排走,保持基坑處于干燥狀態(tài)。這種施工方法施工方便,設備簡單,降水費用低,管理維護容易。

關鍵詞:基坑明溝排水計算

明溝排水又稱表面排水,它是利用設置在基坑內(nèi)、外的明溝、集水井和抽水設備,將地下水從集水井中不斷排走,保持基坑處于干燥狀態(tài)。這種施工方法施工方便,設備簡單,降水費用低,管理維護容易。

排水溝、集水井應設在基礎輪廓線以外,排水溝邊緣應離開坡腳不小于0.3米,深度應始終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米。集水井應比排水溝低0.5-1.0米,并隨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通暢。

一、基坑涌水量計算

基坑采用明溝排水,流入基坑內(nèi)的滲水量與土的種類、滲透系數(shù)、水頭、坑底面積等有關,可通過的,抽水試驗或憑經(jīng)驗估計,或按大井法估算。按大井法估算是把矩形基坑假想為一個半徑為r0的圓形大井,其流入基坑內(nèi)的涌水量Q,為從四周坑壁和坑底流入的水量之和,按下式計算:

式中Q:基坑總涌水量(m3/d)

K:土的滲透(m/d)

S:抽水時坑內(nèi)水位下降值(m)

H:抽水前坑底以上水位的高度(m)

R:抽水影響半徑(m),按下表選用

抽水影響半徑R值

土的種類

極細砂

細砂

中砂

粗砂

極粗砂

小礫石

中礫石

大礫石

粒徑(mm)

0.05-0.1

0.01-0.25

0.25-0.5

0.1-1.0

1.0-2.0

2.0-3.0

3.0-5.0

5.0-10.0

所占質(zhì)量(%)

<70

>50

>50

>50

>50

R(m)

25-50

50-100

100-200

200-400

400-500

500-600

600-1500

1500-3000

r0引用半徑(m),對矩形基坑,r0=η(a+b)/4;對不規(guī)則形基坑,a/b<2-3時,r0=0.565A;a/b>2-3時,r0=U/π;

a、b為基坑邊長(m)

U為基坑周長(m)

A為基坑面積(m2)

η為系數(shù),由下表得

系數(shù)η值

b/a

0.2

0.40

0.60

0.80

1.00

η

1.00

1.12

1.14

1.16

1.18

1.18

m0從基坑底到下臥不透水層的距離(m)。

在選擇水泵考慮水泵流量量,因最初涌水量較穩(wěn)定涌水量大,按上面涌水量計算公式計算出的涌水量應增加10%-20%。

、水泵功率計算

水泵所需功率N(KW)按下式計算:

N=K0QH0/75η1η2

式中K0安全系數(shù)

Q基坑涌水量(m3/d)

η1水泵效率,一般取0.40-0.50

η2動力機械效率,一般取0.75-0.85

計算得出N,當涌水量Q<20m3/h,可用膜式水泵、潛水電泵。膜式水泵還可排除泥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