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展望

時間:2022-04-10 09:26:46

導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展望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展望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人性化已滲入體育教學思想,體育教學方式及方法更為科學,體育課程設置逐漸豐富。但體育教師素質有待提升、體育教學依舊脫離實際以及體育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滯后等,依然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緊迫性與突出性問題。必須從提高體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建立健全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和創(chuàng)造人性化教學環(huán)境等方面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全面提升高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人性化;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展望

高等教育的體育教學在本質上與中小學的體育課程有著很大不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很多的中小學體育教學都存在著硬化、敷衍之氣。而與此不同的是,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心理逐漸成熟,認識事物的角度也比較多元化;另一方面,高校中的體育教學設施也較為完善,這些都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和條件。本文基于對人性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提出了幾點措施和建議,期望能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體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1人性化體育教學的內涵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也逐步提高。在高校中,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均衡發(fā)展,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了院校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何為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教育指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了解和分析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將人性化的理念與思想有效地滲透和融入到每一個教學目標的設置、課程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活動的具體手段和方法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安排和籌劃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人性化體育教學堅持以人為本,以揭示人類本然的生存意義為核心,以人的發(fā)展為終極目標,以人性為基礎,體現(xiàn)并注重人的尊嚴和價值,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及均衡發(fā)展[1]。高校體育教學必須要從人性化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打破過去守舊的體育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積極創(chuàng)新和實踐,促進教學思維和模式的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努力做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鍛煉,使學生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2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果

2.1人性化已經滲入教學思想

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都進入了體育熱潮,世界各地也都舉辦了各種大大小小的體育賽事,國家之間也因為體育而更加親密和諧。在全民體育熱潮之下,人性化的思想地位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日益凸顯[2],高校體育教學也走向了繁榮發(fā)展時期,學生們更加重視體育鍛煉,對于體育運動的需求也逐漸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體育教學向“個性教育”與“快樂教育”理念的轉變,這一種理念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全新的體育教學方法和模式,在當今社會和各個院校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此背景下,我國許多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漸漸走上了人性化發(fā)展之路,這不僅有效提高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水平,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等方面也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響。

2.2高校體育教學方式更為科學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都在致力于班級課程制度以及學生自主選課制度的改進和完善,而在這一探索過程中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收獲和成果。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教育教學模式:分層式、并列式以及三段式。每一所高校都會根據(jù)其自身的教學情況和發(fā)展情況來制定適合其長遠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方式,而這一種教學方式也是這一院校所獨有的,能夠體現(xiàn)院校特色的教育教學方式?,F(xiàn)今,高校體育教學在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更加注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組織形式上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體育教學方式更為嚴謹和科學,從而使得大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運動喜好、興趣和意愿在不同學習階段自由選擇不同的體育課程[3]。這一種人性化視角下的體育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有效地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提高。

2.3高校體育課程設置逐漸豐富

在人性化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我國各高校都開始投身于體育課程的建設和完善工作,開設了許多不同適合學生發(fā)展以及院校自身發(fā)展的體育課程。體育課程類別分化得更細也更全面,而課程數(shù)量也有了明顯的增長。我國的體育教學課程內容豐富,通常有田徑、羽毛球、乒乓球、體操、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和散打等等,此外也還包括一些較為具有時尚氣息的體育教學課程,比如體育舞蹈、網(wǎng)球、氣排球、啦啦操、輪滑、瑜伽、街舞以及戶外拓展運動等??偟膩碚f,我國高校體育課程設置越來越豐富,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與共性發(fā)展需求,有利地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3我國高校體育改革目前存在的問題

3.1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曾經一度處于改進和摸索期,在那期間并沒有所謂的人性化教學的目標和理念,也沒有明確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導致現(xiàn)今很多高校體育教師并沒有明確的人性化教育理念與思維,而由于已經習慣之前機械、陳舊的教學模式,使之難以適應當下的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而有些教師對此也沒有積極的應對措施,仍是一味使用陳舊的教學套路和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性化理念的貫徹和實施。高校體育教師作為人類健康文化的傳播者和身心健康的教授者,其所具備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及體育教育專業(yè)素質等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和全社會廣泛關注[4]。同時,作為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參加者和主導者,體育教師的作用和影響自然不容小覷,而教師若沒有真正認識和領悟人性化教學的精髓,也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學活動就無法順利展開,教學質量自然久久得不到提升。

3.2實際教學依然存在問題

歷數(shù)十載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至今,由于各種原因,大學生的體育技能無明顯提升,體育興趣甚至出現(xiàn)腰斬現(xiàn)象[5]。在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和院校管理工作中,人性化教學理念、模式在實施上仍存在著現(xiàn)實和理想的差距,一些高校仍沿用舊有的、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和理論,在課堂上一味強調教師的“授”,而忽視學生的自主性,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育教學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高。

3.3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滯后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采用集中評價的方式來評定學生的成績,這一種集中評價的方式不注重過程,而學生也會因此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當今時代,學生更加追求個性發(fā)展,不再滿足于僵硬、死板的課程考核方式,一味地采用這種考核評價方式只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不能達到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真正了解,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人性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

4.1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

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參加者和實施者,高校體育教師除了要具有足夠的體育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以外,還要求有足夠的服務意識,而較高的品格和道德修養(yǎng)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在體育教學改革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更應該了解人性化的內涵和意義,努力學習和吸收有關的人性化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以及職業(yè)素質和修養(yǎng)。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需求出發(fā),將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理念完美地融入到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去。同時,還要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適合人性化發(fā)展,全面提升教學素質和學生綜合素質,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人性化教學得以真正發(fā)揮作用。

4.2建立健全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應更加重視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健全工作,這是人性化教學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在體育教學的學生成績考核評定過程中,不應只看期末成績,要立足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效果和最終成績等,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一評價方式無疑是對學生最為細致、全面的考察。同時,在具體的考核實施過程中,要秉著人性化教育思想和素質教育思想,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析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了解學生的體育需求,真正實現(xiàn)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4.3創(chuàng)造人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人的生存與發(fā)展,注重人性化理念,弘揚人文關懷、強調人的個性自由發(fā)展[6]。為進一步實現(xiàn)人性化高校體育教學目標,高校應有效利用和安排體育有關的教學資源,在校園內展開人性化教學的宣傳工作,使學生了解人性化教學,培養(yǎng)和加強教師的人性化教學意識。此外,要有效利用校園內的教學設施,加強體育教學設施建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以人為本,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合理安排體育教學課程和內容,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開展不同形式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深入貫徹人性化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結語

人性化理念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高校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原則,積極開展和實施校內體育項目和活動,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此外,高校體育教師應立足于學生與學校的發(fā)展情況,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豐富體育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fā)展。在現(xiàn)今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此,高校體育教師要發(fā)揮積極作用,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癥結,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及時解決問題,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為國家、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的綜合性人才。

作者:唐旭 丁松林 徐濤 單位:湘南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軍紅.人文體育觀下的高校體育師資建設[J].教育與職業(yè),2014(11):98-99.

[2]馮強.論人性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與展望[J].高教學刊,2016(22):146-147.

[3]羅建章.芻議在人性化視野背景下高校體育教改的弊端及發(fā)展趨向[J].學校體育學,2015(2):158-159.

[4]沈艷.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路徑探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4(4):92-95.

[5]高明信.馬斯洛人本哲學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幾點啟示[J].山東體育科技,2016(3):63-67.

[6]王程.“以人為本”與高校體育教育的人性化[J].思想研究,2010(6):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