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語文與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差異
時間:2022-03-29 09:54:00
導語:職校語文與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差異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語文閱讀教學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同,高職語文閱讀教學有其特殊性。這主要是幾方面原因造成的:學生的素質(zhì)不同、教學目標不同和高職語文的閱讀教學要盡量與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接軌。
高職學生大都基礎知識薄弱,缺乏學習動力。但高職學生也有他們的優(yōu)勢:因為成績差,他們很少聽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只要時不時給他們一點表揚,一點鼓勵,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變得比較高。因為成績差,父母對他們期望也不會再像以前那么高;因為學習興趣不高,當然就特別喜歡其他文體活動。所以,高職語文教師特別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充分利用以上優(yōu)勢,點燃他們學習語文的激情。筆者記得在上《再別康橋》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當講到“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這一句的時候,有個男生在下面插嘴,他認為與其做一條水草,不如做河里的一條魚來的自由自在。我剛開始想批評他幾句,但是轉(zhuǎn)念一想?yún)s表揚了他。他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說明他經(jīng)過了自己的思考,開發(fā)了自己的思維,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沒有想到作為老師在這樣的時候,會給他表揚。這樣不僅激發(fā)了這個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其他同學也受到他的影響而激發(fā)了他們的積極性。高職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不同。
雖然,同樣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能力,但是中學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應試能力。在中學教學中,語文是一門必考科目,語文的成績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升入何種更高一等的學府。語文在這時除了是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還是考試上獲得較好分數(shù)的手段。但對于高職學生卻不盡相同:
(1)需要獲取更多的知識。這里的知識包括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隱性知識即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包括文字知識、語言知識、文章知識、文學知識和閱讀方法策略知識。顯性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文化知識。筆者認為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隱性知識的學習要重于顯性知識,因為中學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除了獲取知識以外,還必須時刻為他們的升學考試做準備。教師在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都將重心放到了獲取隱性知識上面。而高職的學生通過高職階段的學習之后,一般情況下就將踏入社會工作,因而在高職語文閱讀教學中獲得顯性知識要比隱性知識更加重要。比如,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與其讓學生將那些深奧的語法和古文字、詞、句的理解,還不如將古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那些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多強調(diào)一下。讓他們多獲取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文化知識,對他們將來的就業(yè)和工作幫助更大,對他們的為人處世也有很大的好處。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里的能力主要可以區(qū)分為三個層次,即認讀能力、解讀能力和鑒賞能力。認讀能力主要是指對文本字、詞、句的感知能力,是正確、流利地通讀文本的能力。解讀能力,即在認讀的基礎上理解文本的能力,包括理解詞句的能力、理解段落的能力和理解篇章的能力。鑒賞能力,即鑒定和欣賞文本的能力。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這三個層次是逐漸遞增的,學生學習語文的目標是盡量能夠達到解讀的層面并應盡可能地帶有鑒賞的因素。筆者認為在高職語文閱讀教學中,不一定要提升鑒賞能力這么高。熟練地認讀,初步地解讀對高職的學生來說,作為學習的方面已經(jīng)是足夠了。至于,鑒賞能力如果基礎和天賦比較好的學生能夠挖掘當然很好,反之,也不必勉強。比如,在學習古文《六國論》的時候,筆者認為對高職生來說,將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講清楚更重要些。讓學生明白有些事情不能采取妥協(xié)茍安的態(tài)度而是必須要積極面對,越是妥協(xié)就越是無路可走,積極面對爭取才能走出一片天。
(3)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這一點無論對于中學生還是高職生都同樣重要。這一目標也是語文課程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重要特點。主要包括: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體會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于高職生,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就是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在筆者看來,學生不是不愛國,而是沒有受到啟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沒有被激發(fā)出來。那么,在學習和愛國教育有關(guān)的課文時,作為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出他們的愛國熱情。比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最后一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作者對祖國這種深沉的愛,這種力量可以感染所有的學生。這個時候,學生的愛國熱情被完全地激發(fā)了出來。語文課的感染力在此時此刻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
(4)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中學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為主,要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高職閱讀教學中,筆者認為必須首先增強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必須讓他們有足夠的獨立思考問題、組織問題的能力,因此,可以在教學中多加入一些這方面問題的討論。比如在學習《項鏈》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女主人公瑪?shù)贍柕逻z失項鏈是不是偶然的?這種啟發(fā)性的問題,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很有幫助,尤其是促進思維深刻性。又或者在《林黛玉進賈府》中可以討論一下,如果你是曹雪芹,結(jié)尾的時候你會不會讓林黛玉和賈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等等。這樣的問題既幫助了教學,又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形成良好的習慣。這里的習慣是指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初看上去對高職生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仔細深究你會發(fā)覺,這對他們將來的就業(yè)和工作有很大幫助。在今后的工作中,無可避免地會遇到檔案、文件、合同等應用類文件的閱讀?,F(xiàn)在的閱讀教學正是為了將來的比較專業(yè)性的閱讀做準備。比如說每篇課文在教師講授之前都可以給學生一些默讀的時間,并不強求讀通讀懂,只要對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即可。這里要的只是一個閱讀的過程而不是閱讀的結(jié)果。
(6)積累有意義的語言。高職生的語言能力相對較差,無論是書面表達能力還是口頭表達能力都比較弱。而語言的積累本身就是一件耗時長久的事情。所以與其布置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如扎扎實實從閱讀教學本身出發(fā)。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只要遇到有要求背誦的課文,筆者都一定要學生完成。積累語言必須多看多讀多背,只有如此回環(huán)往復的過程才能讓學生的語言積累有所進步。比如說學習一些比較優(yōu)美的散文的時候,如《荷塘月色》里面的一些名句應該讓學生反復朗讀,甚至于背誦。好的文章、好的語句,對他們的寫作和說話都會有很大幫助。
高職語文的閱讀教學要盡量與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接軌。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專業(yè)型和技術(shù)型人才,注重的是專業(yè)技能,而不是為了升學考試和培養(yǎng)更高一步的應試能力。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中應該盡量讓閱讀教學與專業(yè)接軌。比如說報關(guān)類與物流類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加強他們對報單、合同、契約等經(jīng)濟類應用文的閱讀和理解。又比如機械類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培養(yǎng)他們的解讀能力,讓他們能夠讀懂學會相對深奧的專業(yè)書上的內(nèi)容。如果缺乏最基本的認讀解讀能力,那么他根本無法讀懂本專業(yè)的書籍,更談不上理解和加以應用了。
4結(jié)語
以上是筆者對高職語文閱讀教學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同的一些看法。高職語文閱讀教學有其特殊性,這是無可置疑的。這樣的特殊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切理論都是為實踐服務的,所以高職語文的閱讀教學和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不同。只要認清了這一點,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