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詞匯解析范文
時間:2023-06-14 17:35: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英語詞匯解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中英語介詞;分類;學習難點;學習方法
介詞在英語語法的學習頻率最高的一種,介詞的用法復雜、用途廣泛、內(nèi)涵奧妙,掌握好介詞,也是我們學好英語的第一關。對于高中應有而言,介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我們學習中的難點。
一、高中英語介詞的用法與分類
據(jù)寇姆統(tǒng)計,英語中各類介詞共有285個,而漢語中不到30個。根據(jù)Brown Corpus語料庫可知,英語中最高頻詞匯前100個中有15個是介詞。英語介詞的重要地位及難以掌握的事實決定了對介詞研究的必要性。根據(jù)《薄冰英語語法》一書中對介詞進行的詳細劃分,按其構(gòu)成可分為簡單介詞、復合介詞、二重介詞(即由兩個介詞搭配而成,但沒有復合介詞那樣固定,如from under,until after 等)、短語介詞、分詞介詞 5 種。按其詞義可分為表地點、表時間、表比較、表原因、表手段等 15 種。根據(jù)第二種分類,同一介詞可屬于多個類別,說明有些介詞是多義的。介詞一詞多義是造成我國英語學習者介詞習得困難的原因之一。
根據(jù)介詞的功能、意義與搭配方式,介詞的常用類型包括以下多個方面:
介詞+名詞:多用來表達地點狀語,表達其中的空間性含義;
介詞+名詞詞組:大多表示從屬關系;
動詞+介詞+名詞詞組:動詞與介詞之間構(gòu)成詞組,表達整體性的含義;
介詞+數(shù)字:作為狀語進行使用;
介詞+年份:大多用來表示時間狀語;
副詞+介詞+名詞詞組:是一種狀語,用來表達程度之高;
介詞+名詞+介詞+名詞詞組:使用復雜介詞作為狀語來使用。
除了上述用法外,介詞的使用方法還有很多。
二、高中英語介詞的學習難點
英語是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我們就已經(jīng)有過長期的英語學習經(jīng)驗,但是在結(jié)果性大綱、反撥作用等因素的影響下,很多同學都將學習重點放置在語法方面。在具體語境與搭配方式的影響下,介詞的使用方法是非常多的,很難全盤掌握,特別是在介詞習語之中,學習起來就更為復雜。從二語習得理論來看,母語會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造成回避(avoidance)與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這種影響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影響更為顯著。介詞一般用在代詞、名詞、名詞詞組前面,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在我們的母語中,介詞數(shù)量很少,也不是漢語教學的重點。而英語中介詞數(shù)量更多、意義豐富、用法靈活,在英語介詞時,如果不了解介詞與其他詞語之間的搭配,很容易由于介詞選擇不當而出現(xiàn)負遷移問題。如果介詞與副詞、動詞、小品詞之間組成詞組,理解起來就更加困難了。
三、高中英語介詞的學習方法
在英語介詞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受到母語空間概念等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英漢之間的空間差異,加強自己的認知能力,克服自己在母語空間概念學習中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自己現(xiàn)有的空間概念知識,同時還要主動閱讀與之相關的知識,強化自己的顯性語法知識,將概念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在日常學習中,應該主動接觸相關的學習材料,在不同的語境中把握介詞的含義,仔細對比新概念與舊知識之間的差別,利用典型例子來強化自己的理解,這可以通過增加練習量與閱讀量的方式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豐富介詞詞語項,掌握介詞中蘊含的邊緣性含義,減輕自己在記憶上存在的負擔。
部分同學的基本功不扎實,而英語介詞用法復雜、詞義豐富,加上漢英語言之間存在差異,給英語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障礙,但是介詞的學習依然有著一定的章法。為了解決學習中的障礙,必須要打好語言基礎,在原因、方式、時間以及結(jié)果的表達上,漢語是不需要使用介詞的,但是英語卻并非如此,一些固定的介詞搭配方法不能夠隨意更改,而是需要長期的記憶和累積。
對于任何一種介詞的學習,都要遵循嚴謹?shù)脑瓌t,不僅要記住這個介詞的含義,還要掌握其具體的用法,掌握介詞與其他結(jié)構(gòu)的搭配方式,了解詞性用法與語法功能,從而游刃有余的將介詞應用在補語、狀語與定語之中。
四、結(jié)語
英語介詞有著豐富的詞義,用法復雜、語法功能突出,由于很多同學學習基礎不牢固,加上母語學習的影響,在介詞的學習中很容易出錯。鑒于此,我們在日常學習中,應該注重英語與母語兩種語言體系之間的鑒別,對兩種語言進行深入的對比,從錯誤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彩玲,張榮.高中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使用情況調(diào)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08(07).
[2]程彩玲,張榮.掌握據(jù)音記詞策略,提高詞匯學習效益[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2007(08).
篇2
關鍵詞:語境教學;高中英語;教學方法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課改不斷深入,課改要求高中學生應該掌握一定量的詞語,學生掌握詞語的表層意思后,還需要明確這些詞語的用法。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時常出現(xiàn)學生只是簡單地了解英語意思,他們不能深入解析其中的含義,更不能正確地運用。而且,高考對英語詞匯量的要求也逐漸提升,這給教學帶來新挑戰(zhàn)。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語境教學的重要性,教師脫離句子和篇章進行教學,孤立講解知識,使得學生很難掌握英語用法,學生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明確語境教學的重要性,要結(jié)合詞匯語境、上下文章以及語法進行教學,這才能獲得成效。不能脫離語境學習,學生學習出發(fā)點和著重點應該停留在語境環(huán)境下學習,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才能逐漸提升,從語境學習中獲取成功體驗,從而提升學習興趣。這是新課程教學要求,也是新世紀教師的教學要求。
二、利用語境辨析近義詞
高中英語詞匯中有很多是近義詞或者同義詞,這些詞匯因素給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列舉出一組同義詞詞組,比較孤立地講解其中的用法以及語義,學生進行理解時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造成難以記憶或者偏差記憶。教師適當?shù)貏?chuàng)設語境教學,用生動的例子講解詞語詞義,辨析詞匯用法,學生學習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進行講解listen和hear兩大單詞時,這兩個單詞都有“聽”的意思,但是兩個詞語的語義不相同,listen主要強調(diào)的是動作上的聽,而hear主要強調(diào)的是結(jié)果,兩個詞語有明顯的語義區(qū)別。可以舉例來進行講解:we listened carefully, but we heard nothing strange .該句子的中文意思為:我們認真聽,但是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在一定的語境中解析近義詞,進行詞義辨析會取得良好效果,學生會比較容易記憶和理解,而且學生也會根據(jù)不同的詞義進行辨析,加強記憶。例如:Jack lay on the ground and lied to me that his cock had laid there eggs.這個句子比較幽默,學生一看到句子會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他們在該句子中就能夠明確幾個相近且比較容易混淆的詞語。lie -lied-lied表示是說謊,而lay-laid-laid表示放置或者產(chǎn)卵之意。學生在該句子中就能夠輕易地理解和掌握其中含義,在語境中學習,英語學習能力會逐漸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也會逐漸提升。再例如:The old man lived alone in a lonely village ,but didn't feel lonely .這個句子中,中文意思為一個孤單的老人生活在一個偏僻的山莊中,但是他沒有感覺過孤單。從該詞語語境中可以明確兩個意思相近的詞語,alone和lonely,都具有單獨的意思,但是這兩者存在一定的區(qū)別,感彩程度不同。Lonely表示的情感更加濃烈,lonely側(cè)重于寂寞感,而alone沒有這個層次意思。在語境的基礎上學習,學生就可以將lonely和alone詞義進行辨析,從詞義以及用法中,將不同點展現(xiàn)出來。
三、借助語境將多義詞定義出來
英語中時常出現(xiàn)一詞多義問題,這些詞義豐富了英語詞匯量,但是給教師教學帶來了難度。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將擁有不同的詞義,高中學生學習英語時,面臨諸多多義詞詞匯,教師進行教學時,要靈活使用語境教學法,讓學生輕松掌握和學習英語知識。在一個復雜句子內(nèi),應該使用哪一種詞語,應該使用怎樣的詞義,這需要根據(jù)句子類型和句子在上下文句子中的意思進行判斷,一旦離開特定的詞語將很難定義出該句子含義,而且每種詞性和意義也將很難確認。舉個例子:run這個詞語有諸多意思,在不同的語境中會得到不同的含義。第一個句子:The little boy is running behind a dog.其中的running代表著跑之意。而The flood is coming. Run for your lives. 其中的Run是代表逃跑的意思。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清晰地展現(xiàn)出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jù)語境教學,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其中含義,對英語學習興趣也會逐漸提升。
四、語境判斷和分辨歧義
進行語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含義,掌握詞義歧義。在一個特定的語境中,如果只是借助一些輔助資料進行辨析,將很難做到準確把握。舉個例子:Her husband drove to the bank .這個句子中,如果不掌握歧義問題,將很難正確辨析這些詞語,他們會錯誤地理解為“她丈夫開著車去了河岸”還是“她丈夫開著車去了銀行”。這個時候應該根據(jù)整篇文章語境進行解析,這樣就比較容易掌握其中的含義。教師進行教學時,不能提倡死記硬背,應該鼓勵學生靈活學習,從特定的語境中解析每個句子成分。語言學習離不開語境,學生在學習中能否準確理解詞義,能否使用語境進行解析知識,這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五、背景語境能夠?qū)⑽幕嘘P的詞語清晰展現(xiàn)
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傳播載體,文化特征直接在語言詞匯中得到展現(xiàn)。因此,對詞匯進行深入理解,不僅是對語言形式理解,還需對該詞語的語境進行把握。簡單而言,學生需要領會每個詞語的文化含義,基于文化環(huán)境背景下學習,才能提升語言學習興趣。背景語境學習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加深學生對詞義的理解。舉個例子:Number 13? Better let me have number 15. 13這個數(shù)字在西方文化中,屬于忌諱數(shù)字。如果學生不了解西方文化知識,就很難準確地辨析出其中的含義。還有相同社會背景的人,他們進行交流時,使用的語言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問題說明進行語境學習時,語境對英語學習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深入挖掘每個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在進行知識講解時,教師應該著重解析語境背景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掌握每個詞語含義。該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化特征下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愛好,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也會逐漸提升。
高中英語教師使用語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詞義,讓他們重視詞匯使用。語境教學中,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生詞,而且還能夠靈活運用,這樣,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逐漸被培養(yǎng)出來,也有利于提升教師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鄧杏華,周柳琴.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院校創(chuàng)新型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以廣西工學院外國語學院為個案[J].民族教育研究,2013(1).
[2]陳立乾.民族地區(qū)綜合性院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應突出培養(yǎng)中小學師資教育教學特色[J].民族教育研究,2013(1).
[3]王豐元.基于ESP教學的高職英語語料庫建設研究――以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5).
[4]龔海平,夏新宇.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價值取向與分析――基于《小學英語教與學》轉(zhuǎn)載教研論文的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3(3).
篇3
一、在課堂上加強英語詞匯互動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開口說英語”對于學生來說相當困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只通過會簡單記憶來掌握一些單詞的拼寫,但對于英語中的音標和讀音一塌糊涂,這對于英語詞匯的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現(xiàn)象的持續(xù),只會導致高中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滯后,不利于高中英語學習的提高和上升。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學習上,教師應注重英語詞匯在英語實踐中的精講和補充,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大膽發(fā)言,加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讓其從英語學習中真正受益。
例如,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本上單詞的音標來練習發(fā)音,不論是單詞的拼寫還是單詞詞匯的試讀,
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積極地表達出來,通過英語課堂上的領讀等互動和學生一起讀單詞,使學生在單純認得單詞的基礎上,能通過聽力來辨別英語單詞,增強英語學習的詞匯量,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讀、說能力。
二、摒棄原有的英語教學模式,積極創(chuàng)新新的英語教學
英語詞匯在英語的學習和應用中是基礎,擁有大量的英語詞匯量在英語應用和實踐中就可以游刃有余,在英語閱讀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英語的詞匯量很多,不是簡單的記憶就可以掌握它。其實相對來說英語的單詞學習還是需要技巧的,因此,在英語學習中,就應適時地拋棄原先的英語實踐模式,試著找出一些方法和規(guī)律來規(guī)劃英語的詞匯學習,讓學生根據(jù)新的教育教學模式更加快速地掌握英語,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學到更多的英語詞匯。
例如,教師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依據(jù)英語詞匯構(gòu)詞的特點,巧妙地設計幾組英語單詞來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或由教師引導找出存在的規(guī)律,然后加以記憶和理解。比如說:“believe”─
篇4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詞匯;跨文化;有效策略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跨文化交際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和意識,也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從以往初中英語教學情況來看,教師沒有對英語文化進行深層次的發(fā)掘,導致學生對英語知識及其文化的了解僅停留在表面,這對學生在實踐中應用英語形成了阻礙。在全球化大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已成為中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只有讓學生應用英語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才能真正實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
一、直接介紹,對英語文化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通常采取直接介紹法,即根據(jù)教學需求,直接介紹某個知識點,通過全面、詳細地剖析,不斷加深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的認識,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教師就必須適時地對相應教學內(nèi)容進行直接介紹,確保學生真正了解了英語文化,從而為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提供充分保障。例如,以“green”(n.綠色;青春;adj.綠色的;青春的)和“blue”(n.藍色)為例,學生腦海中對這兩個詞匯的既定印象為“greengrass(綠草)”“bluesky(藍天)”。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不同國家語言文化的差異,可以引導學生對實踐中兩個詞匯的應用進行解析。教師:greenwithenvy是什么意思?(學生猜測英語單詞的意思,嘗試對語句進行直譯)學生:因為嫉妒而臉色發(fā)青。教師對學生說出的答案不置可否,反而讓學生從書面語言角度再次嘗試分析語句。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語句進行了分析,明白了“green”在這個語句中表示的是嫉妒的程度,所以應該是非常嫉妒,而不是在人們嫉妒的時候臉色真的會發(fā)青。這就是語言差異,教師可以讓學生用“blue”表示情緒,學生列舉如下:學生1:Interferingin-lawsaretheprimesourcesoftheblues.(喜歡指手畫腳的姻親最讓人頭疼。)學生2:I'mfeelingbluetoday.(我今天的心情不好。)學生3:Hecanwritemeletterstillhe’sblueintheface,I’mnotgoingtoreply.(任他沒完沒了地給我寫信,我就是不回信。)由此可見,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根據(jù)語言差異,表達出正確意思,這也就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了。所以,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重視直接介紹法的作用,對知識點進行全面、準確地解析,確保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二、對照比較,加深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識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對照比較的教學法,即將相似知識點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的認識和理解。同理,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也可以采用對照比較法,將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進行對比,將學生熟知的文化與外國文化進行對比。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真正明晰文化差異,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對學生學好英語,甚至應用英語,都是十分有意義的?,F(xiàn)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Unit1Thisisme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涉及的詞匯比較簡單,學習難度不大。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發(fā)掘英語詞匯,加深對英語文化形成的理解。例如,對于“name”(n.名稱,名字;姓名;名譽)這個單詞,教學過程如下:教師:李曉明,請問他姓什么?名字是什么?學生:姓李,名曉明。(教師繼續(xù)提問,引入話題)教師:TaylorSwift,這個人的姓是什么?名又是什么?學生:Swift是姓,Taylor是名。教師:那么同樣是姓名,中國人的姓名和外國人的姓名有什么區(qū)別?學生:中國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而外國人的姓名是姓在后名在前。教師通過揭示英語文化差異,讓學生對英語文化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為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將學生熟知的中國文化與英語文化進行對比,能使學生對文化差異形成更加清晰的認識,有效避免學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逐步實現(xiàn)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案例導入,彰顯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還可以采取案例導入法,即根據(jù)英語詞匯,導入相關的語言背景或語言習慣,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避免學生在英語交流中出現(xiàn)錯誤,保證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適當導入教學案例,能夠充分彰顯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例如,在講解“where”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引入一個經(jīng)典案例:在一次商務談判活動中,談判雙方都帶了翻譯人員,當外方夸贊中方負責人的妻子長得漂亮時,翻譯人員將中方負責人表示謙虛的話“哪里哪里”直接翻譯為“whereandwhere”,而外方的回答則是“everywhere”。原本是一句表示謙虛的客套話,但由于文化差異和語境不同,造成了交流障礙。此類情況屢見不鮮,這充分說明在文化差異背景下,語言交流也存在差異。要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就必須重視對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真正了解英語文化。初中英語教學中,適當導入案例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將實際案例導入課堂會更有說服力,可以直觀地讓學生認識到文化差異,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充分保障。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化大環(huán)境下,掌握更多種語言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重要保障。英語是一門普及率比較高的語言,在我國基礎教育中,要注重英語語言學科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期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英語詞匯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程華.英語詞匯學視閾下的跨文化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5).
[2]徐穎卓.從外語教學到外語教育的轉(zhuǎn)變———關于如何提升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率的研究[J].才智,2013(29).
[3]裘曉青.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初中英語課堂模式初探[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9).
[4]沈泗珍.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課堂———人教版初中英語一節(jié)課教學案例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5(11).
篇5
【關鍵詞】詞匯教學 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有些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脫離句子和課文,將生詞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帶讀并講解。這種孤立地講解詞義的教學法,不僅使學生感到詞匯學習枯燥無味,也難以讓學生理解該詞的真正含義及其用法。在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會叫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這樣的教學枯燥乏味,使學生學習時困難重重,信心盡失。不少老師只片面要求學生熟記單詞,很少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用英語交流,哪怕是簡單的課堂用語都能省則省,結(jié)果盡管單詞背得滾瓜爛熟,但遇到別人用英語打招呼時卻無所適從。
二、詞匯教學之我見
詞匯作為語言的基石,確實是舉足輕重的,因此,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應重視發(fā)揮學生學習詞匯的主動性,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新詞和總結(jié)規(guī)律,并通過實際交際活動,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習和掌握詞匯。課堂上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深刻地掌握單詞,教師不得不考慮這幾個方面:生詞的呈現(xiàn)形式、生詞呈現(xiàn)的時段、生詞的分層教學及四會單詞的使用情況。
首先,在生詞呈現(xiàn)方面,我們可以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這是我們在課堂中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簡單直接。而利用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創(chuàng)造情景,這種方法則更加真實和生動。另外我們還以可利用文本中上下文來呈現(xiàn)詞義,使詞義不孤立;此外利用背景知識介紹,同義詞英譯和構(gòu)詞法來介紹單詞對部分單詞也是比較適用的。此次選用材料相對較難,生詞量大,文化背景復雜,因為對生詞的處理難度也就增大許多。如jacket with hoods中的hoods,雖然老師已經(jīng)用簡單的英文解釋,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不理解其意思。若以在座學生的服飾為例解釋hood,學生就會很輕易地理解并自如運用。
其次,生詞呈現(xiàn)的時段也非常重要,我們最好是能夠根據(jù)需要分批呈現(xiàn)。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在新課導入時呈現(xiàn)生詞。但是,如果一堂課的生詞過多,而又集中在課堂的前10分鐘呈現(xiàn),學生未必能很好地吸收。因此應該以按需分批呈現(xiàn)的方法相結(jié)合,以滿足學生在課堂中不同時段的不同需求。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在早自習時呈現(xiàn)生詞,那只能算是預習,在我們的新課課堂中依然應該具體呈現(xiàn)生詞,給學生一節(jié)完整的英語課。另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好生詞呈現(xiàn)的時機,如果學生在教師呈現(xiàn)之前已經(jīng)呈現(xiàn),教師便可以加以利用。
詞匯分層教學是我們平時關注較少的方面。但卻非常重要。如果把所有的生詞都列為四會單詞卻沒有分層,設置的目標過多,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未能實現(xiàn)預定的教學目標。首先,我們應該理清哪些是目標詞匯和教學要求詞匯(四會和非四會單詞),確定四會詞匯后,就能將其他單詞的難度降低。其次,我們更應該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注意詞匯分層的實施方式。注重語境,不孤立單詞,以詞塊和句子的方式呈現(xiàn);注重詞匯的音、形、義、詞性、詞用和文化背景;注重學習策略指導,如猜詞義、聯(lián)想法、構(gòu)詞法和查字典等。單詞教學中要十分注重猜詞義、音標和構(gòu)詞法的教學。舉個例子,給出ranch house的音標讓學生試著讀并拼讀單詞,再根據(jù)構(gòu)詞法講解這個合成詞,同時給出圖片猜詞義。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在課堂中用到查字典的方法。
在四會單詞的使用情況方面,解讀文本,確定四會詞匯的范圍,達成四會目的;創(chuàng)造性地設置其他有效活動,如pairwork,groupwork和選詞填空等練習運用四會詞匯;并且通過板書等務實有效地處理難點詞匯。學生理解的程度取決于教師詞匯的呈現(xiàn)難度,而呈現(xiàn)方式應取決于詞匯的難度,教師應該根據(jù)詞匯的難度同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取有效的方法,有時直接給出中文也無妨。
無論是什么樣的方法,讓學生輕松地掌握單詞才是目的,希望在接下去的教學中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創(chuàng)設更有效的課堂。也希望在自己的課堂實踐中感悟出自己的心得??傊?,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注意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化。要讓學生善于思考,教師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新教學觀念,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析、擴展詞匯的能力,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慧琴.有效詞匯教學在課堂中的體現(xiàn)[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1(08).
[2]葛慶波.探索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有效詞匯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3).
篇6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體作用 客觀校驗 探析
隨著素質(zhì)化教育方針的不斷覆蓋落實,作為專業(yè)化高中英語主講教師,理應時刻將核心注意力投射在學生主觀情感激活層面之上,結(jié)合各類輔教學設備和生動化感知情景,維持課堂現(xiàn)場和諧交流氛圍,借此令學生個體一切英語流暢性表達潛能得以順利彰顯,愿意在課后積極利用圖書館和網(wǎng)絡媒介,進行最新英語詞匯、語法規(guī)則研習。相信長此以往,對其今后升學壓力挑戰(zhàn)和職業(yè)方向確認,支撐引導功效都是無比深刻的。
一、強化高中生情感表達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多元化教學引導活動之中
在進行全新樣式的高中英語課堂布置過程中,涉及個體情感積極性規(guī)則要得到教師廣泛關注,就是說在穩(wěn)定個體英語和諧學習交流氛圍的前提條件下,制備各類趣味性操作感知情境,使得此類群體注意力高度集中,愿意跟進教師指導步伐且自主扮演相關語言情境角色,為日后對外交流經(jīng)驗梳理,做出適當?shù)倪^渡準備工作。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實施具體教學方案期間,應該想方設法尊重個體人格,調(diào)查與驗證此類群體英語知識掌握程度,盡量引用他們能夠快速記憶理解的內(nèi)容,輔助他們獲得極為豐富情感認知成就;持續(xù)到此類群體建立起強勁的自信和挑戰(zhàn)心理過后,就可以準備后期合作式課堂教學事務,將他們長期飽滿的英語知識解析熱情,彰顯完全。例如:有教師在進行《牛津高中英語》第一單元“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Stand-up for your health”課題講解環(huán)節(jié)中,為了將個體情感表達積極性發(fā)揮到極致狀態(tài),便開始系統(tǒng)化制定和實施以下教學引導方案:
第一,鼓勵學生運用英語盡量表述以往熟悉的笑話,穩(wěn)定整體成員介入教學活動的主動性。
第二,邀請學生上臺模仿喜歡的明星動作或是開場白,激活個體感知興致過后,開展有關“Whatis laughter good for?”話題的集體化探究活動,確保接下來灌輸?shù)闹R難度,呈現(xiàn)出難度遞增特性,使高中生明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重要性,避免在今后復雜化英語知識銜接工序流程中,產(chǎn)生嚴重的思維模糊跡象。
二、督促高中生自主進行創(chuàng)新英語知識驗證解析,迎合其學習綜合化體驗訴求
學生只有在多元化實踐探究挑戰(zhàn)項目中,才能真正成長。換句話說,在目前素質(zhì)化教育方針細致化貫徹背景下,學生必將重新獲取自由學習和主動探究等權利,這樣其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充分地尊重,今后豐富樣式的學習體驗需求,才能得到合理范圍內(nèi)的呈現(xiàn)和滿足。所以說,在布置精細化教學引導方案環(huán)節(jié)中,作為專業(yè)化高中英語教師,理應將任務探究工序視為核心指導媒介,配合先進技術設備,為此類群體提供完善形態(tài)的實踐操作平臺。例如:在開展“Reading Dying to be thin…”課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考慮令小組事先針對“How to make us keephealthy? ”話題內(nèi)容進行交流解析,借此進一步強化其英語知識自由應用潛能,為其今后創(chuàng)新英語知識原理盡數(shù)吸納訴求滿足,奠定足夠和諧的適應基礎。具體策略內(nèi)容表現(xiàn)為:
首先,圍繞高中生英語表達技能和人文素質(zhì)特征,進行階段化教學改造任務指標的精確化設置,確保他們在不同難度知識學習挑戰(zhàn)基礎上,積極參與到日后不同類型課堂討論項目之中。
其次,鼓勵高中生依照自身向往的研習模式,自由分組并進行課題合作式探討解析。
最后,在高中生課題提前自由探討事務處理完畢過后,要求不同小組派出代表上臺,運用口語或是書面表達形式,將最終結(jié)論細致化呈現(xiàn)出來。
三、靈活沿用形成性評價手段,不斷強化高中生英語知識系統(tǒng)化學習動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期間,借助形成性評價模式,能夠進一步地督促個體客觀性認知自身學習狀況,確保其感知思維得到最大限度地激活改造過后,彰顯出其無限的學習主體地位。涉及此類評價手段的沿用規(guī)則,主要就是在全面關注高中生階段化學習成就和隱藏弊端基礎上,配合良性激勵引導機制,使其快速挖掘到自身學習閃光點,借此穩(wěn)固日后各項口語表達挑戰(zhàn)的自信心。歸納起來,運用這種形成性評價方式掌控規(guī)則表現(xiàn)為:
首先,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夠有一定的成效并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其次,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多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最后,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展示機會和平臺,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習效果。
按照以上內(nèi)容論述,在全新課標背景下進行高中英語課程系統(tǒng)化教學過程中,有關學生個體主體適應地位必須得到全面關注,唯獨在此類群體學習思維結(jié)構(gòu)得到充分激活改造過后,才能順利克制往后英語口語表達訓練道路上的一切困境。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閱讀;探究性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33-0065-02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應個性需求,優(yōu)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構(gòu)建發(fā)展平臺?!庇纱丝梢?,以開放性、過程性、實踐性與自主性為特性的探究性活動,是高中階段學生完善語言邏輯思維、開發(fā)多元智力、進行語言實踐與情感體驗的關鍵之舉。筆者以為,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逐步形成心理上的自我,表現(xiàn)為自我意識日趨發(fā)展、思維更加嚴謹、邏輯推理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教師應該結(jié)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情感需求與發(fā)展訴求,立足于教育教學改革的呼喚,將探究性活動滲透于高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們在質(zhì)疑與解惑、假設與論證、批判與推理、交流與反饋的動態(tài)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語言交際的魅力無限與語言知識的浩瀚無窮。
一、文本解析:立體展示加深理解
吃透文本是進行有效閱讀的第一步。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的難度不斷加深,跨度不斷擴寬,使得文本結(jié)構(gòu)更加復雜,文本內(nèi)容所涉及的英語詞匯、語法甚至跨文化知識更加全面,為高中英語文本解析教學增設了不少困難。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結(jié)合多媒體信息技術,以音頻與視頻、圖像與文字相結(jié)合的形式,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jīng),激發(fā)學生的逆向思維。
案例一:教學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1 School life》這單元。由于教授這單元時,正值學生從初中轉(zhuǎn)入高中階段的轉(zhuǎn)折點,學生們對于新奇的高中生活有著百感交集的深刻體會。因此在解析文本時,筆者有如下設計:
T: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your High school?(拋磚引玉,以學生們近期最有感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于本課學習內(nèi)容的關注與思考)
S:It’s too busy(interesting)./The school is more huge than junior school…(學生們踴躍發(fā)言,訴說內(nèi)心的看法,尤其是寄宿的同學)
T:Could you tell me 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呈現(xiàn)國外校園生活的動態(tài)圖片)(在基于現(xiàn)實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放飛想象,設想一下理想中的校園生活。激發(fā)學生提出對于國外校園生活的向往,自然導入新課)
反思:筆者以為通過這樣循循善誘的方式,可以淡化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恐懼感與畏難情緒,提高學生主動閱讀、深入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結(jié)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英語課堂的生氣。
二、交際活動:依托情境激發(fā)體驗
以交際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探究性活動是語言教學的重頭戲。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滲透學生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如音樂、游戲、編程,甚至是各種家用電器、日常用品,如手機的說明、APP軟件的介紹等。因此,在教學中,筆者提倡依托學生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造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以真實的感情體驗觸發(fā)學生的語言體驗。
案例二:教學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Unit1 Advertising》這單元時,筆者考慮到高中階段的學生想法獨特、個性鮮明,對于一些潮流品牌的廣告詞印象深刻。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產(chǎn)品,可以是手工DIY作品,進行“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也可以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常用品,如Iphone、百事可樂、王老吉等。
反思:通過這樣的小組對話模式,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交際中學生們可以隨口地說出一些耳熟能詳?shù)膹V告語,如“Nothing is impossible”“To be number one”“Ask for more”等。
三、主題報告:小組合作其樂無窮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英語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完善,Do a survey or a report這種以主題為依托的主題小報告越來越受學生們的歡迎與推崇。因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互動中,嘗試建立英語活動小組,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根據(jù)所給的課題,進行探究性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水平。
案例三:教學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二《Unit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這單元時,筆者設計了以“DO A SURVER BY GROUPS”為載體的探究性實踐活動,設計方案如下:
UFOs,The Loch Ness Monster,Yetis、Stone-henge,The Great Pyramid(Show them pictures)…
Do you think such kind of things mysterious?
Are you curious about them?
Besides them, can you tell me anything more unexplained what you’ve ever heard or seen in your daily life? 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 are? And show m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m.
請同學們根據(jù)所給材料,包括主題文字與課件圖片,以小組為單位確定本小組的研究報告的主題,并進行明確分工,利用網(wǎng)絡平臺、圖書館資源、生活渠道等方式獲取信息,分類篩選,經(jīng)過小組的討論與交流,整理出小組的活動報告,在英語活動課中派代表以report的形式展現(xiàn)在班級同學面前。
反思:
筆者認為通過這樣以主題報告為載體的探究性實踐活動,能夠提高語言實踐活動的目的性,促進學生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在設計如上活動時,一定要考慮好每個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在創(chuàng)設主題時應該盡量貼近學生們所學的英語知識與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英語的距離。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單項填空題;命題特點;解題技巧
分析2012年浙江省高考英語卷,可以發(fā)現(xiàn):單項填空題部分難度適中,設計新穎,沒有出現(xiàn)偏、難、繁、舊的題目,難度系數(shù)為0.55。試卷重視基礎,所考查的內(nèi)容為考生應該掌握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其著眼點是:語境+結(jié)構(gòu)+詞匯。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20道題且能得到較好的分數(shù),考生首先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然后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倘若這兩點都能做到,就能水到渠成了。
一、把握語境法
命題人在題干中不明確將語言時間或空間背景標示出來,而是比較巧妙地隱含在句子中,稍不注意就會錯選。如:
―Alvin,are you coming with us?
―I’d love to,but something unexpected ____.
A.has come up B.was coming up
C.had come up D.would come up
分析:根據(jù)前面的I’d love to可知,說話者想去卻去不了,后面的原因“出現(xiàn)了something unexpected”是對現(xiàn)在的影響,所以用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解題訣竅:身臨其境,揣摩意圖。特別是對付考查時態(tài)的試題要將自己置身于所提供的背景之中,同時,注意揣摩命題者的意圖。
二、還原補全法
題干以省略句、疑問句、被動句、倒裝句、強調(diào)句或從句等形式,避開考生所熟悉的陳述句結(jié)構(gòu),從而達到加大試題難度的目的。例如: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proper amounts of exercise,if____regularly,can improve our health.
A.being carried out B.carrying out
C.carried out D.to carry out
分析:狀語從句的省略,還原為:if it is carried out regularly。
解題訣竅:將不熟悉的疑問句、倒裝句、被動句、強調(diào)句等還原為熟悉的陳述句;也可將殘缺的部分補全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從而破解難點,找到正確答案。
三、省略簡化法
命題者常常利用熟悉的句型結(jié)構(gòu),在其中插入一些詞、短語搭配、插入語和定語從句來制造“陷阱”,加長題干,增加創(chuàng)新力度,產(chǎn)生迷惑性。如:
I made a promise to myself____this year,my first year in high school,would be different.
A.whether B.what
C.that D.how
分析:去掉插入語my first year in high school,剩下的從句部分為this year would be different,不缺成分,所以選擇that。
解題訣竅:在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采用簡化法,理清主干,省掉插入成分,簡化句子結(jié)構(gòu),從而找出正確答案。
四、成分分析法
題干設計相對比較長,基本是主從句或者動詞充當非謂語的情況,容易引起誤解,結(jié)果選錯答案。如:
No matter how bright a talker you are,there are times when it’s better____silent.
A.remain B.be remaining
C.having remained D.to remain
分析:該句是“it is+形容詞+to do”的句型,it是形式主語,不定式是真正的邏輯主語。
解題訣竅:掌握五種基本句型,熟悉三大從句,弄清句子的結(jié)構(gòu)和成分,找準謂語動詞對判斷其他句子成分至關重要。
五、抓準題眼法
“題眼”是指題干中的關鍵詞或關鍵符號,它具有提示信息的作用。一旦抓住了它,就能掌握選擇的依據(jù)。命題者在設計此類題目時,會給出一定的提示詞或標點符號。如:
I think Tom,as the head of a big department,should either study regularly or ____ his job.
A. quits B. to quit
C. quitting D. quit
分析:根據(jù)句子結(jié)構(gòu)和關鍵詞either...or...可知,空格處應該填入與study同一形式的動詞,所以選D項。
解題訣竅:找準關鍵詞從中獲取重要信息,如:and,but,although,however,also,otherwise等,疑惑就會迎刃而解。還可根據(jù)標點符號和時間狀語做出正確的判斷。
近幾年的高考單項填空題,命題專家精心設計題干,設置選項,是試題測試信度高、區(qū)分度好、難度適當?shù)母哔|(zhì)量試題。在復習中,應對照答案認真推敲,仔細揣摩命題意圖、思路,分析語境氛圍的各種因素,真正領悟出正確答案的真諦所在。
參考文獻:
[1]浙江省高考命題咨詢委員會.浙江省高考命題解析:英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12.
篇9
關鍵詞: 普通高校專升本 大學英語 詞匯 語法結(jié)構(gòu) 復習對策
多年來很多高職學生通過參加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以下簡稱“專升本”)提高學歷,獲得更高層次的就業(yè)機會與更順暢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提高就業(yè)后的工資待遇,更好地準備考研或職稱評定。專升本考試也成為各高職院校的另一種“就業(yè)”模式。按照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專升本考試在高職學生畢業(yè)前(大三第二學期)舉行。應屆畢業(yè)生只有一次參加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的機會。而公共課程的考查不論是理科還是文科,大學英語都是必考科目。因此有針對性地復習可以幫助考生獲得較好的考試成績。筆者結(jié)合考試說明、歷年真題和多年的考前輔導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詞匯和語法結(jié)構(gòu)部分的特點,并提出相應策略。
1.詞匯
特點:詞匯及短語考查量大?!蛾兾魇∑胀ǜ叩冉逃龑I菊猩荚囌f明》中對詞匯的要求為“領會式掌握詞匯4200個(其中復用式掌握的單詞為2500個),以及500個常用短語和詞組”。相對于高考考試大綱要求的“2000左右詞匯和相關詞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要求的2500個單詞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要求的領會式掌握4200個、復用式掌握2500個詞匯和由這些詞組成的常用詞組1600個,專升本英語考試的詞匯僅次于四級。隨著近幾年高職生源質(zhì)量的不斷下降,學生在詞匯方面能達到B級考試要求并不容易。因此,學生備考專升本大學英語時,詞匯成了最大的障礙。第一大題的40個單項選擇題中,2009年有28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0年有23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1年有14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2年有21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若不能扎實地掌握考綱中的詞匯,學生面對后面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和翻譯題時就會束手無策,更談不上取得好成績了。因此,掌握詞匯,擴大詞匯量是備考的關鍵。
復習對策:建議學生在平時積累詞匯,不要將積累詞匯的任務留在最后一年備考時。語言的學習有其自身特點,是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積累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想專升本的學生在大一時就要提前積累詞匯,減輕最后一年的備考壓力。學生習慣機械地記背單詞,效果往往不好。掌握一定的構(gòu)詞法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積累詞匯。另外,筆者建議學生備考時不要拿著考綱的詞匯表記。詞匯一旦離開了句子,沒有了語言環(huán)境,我們就難以了解其具體意義和用法,也無法達到考綱中“考生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下,能辨析近義詞、詞的搭配及詞性的轉(zhuǎn)換等”的要求。建議考生結(jié)合句子理解記憶詞匯,尤其是在做題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和短語,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做過的題中不再有生詞和不了解的短語。另外,積累詞匯時,一定要關注詞匯的詞性和搭配,詞性決定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所做的成分;搭配決定使用方法和意義,應特別留意動詞和介詞的搭配。2012年第一大題的40個單項選擇題中,有10道題考查短語搭配和辨析,題量占了1/4。歷年考題在完形填空部分,有近三分之一考題和搭配有關。專升本大學英語考試中對詞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詞義差別、詞義轉(zhuǎn)換、近義詞辨析、名詞和介詞搭配、動詞和介詞搭配及在閱讀理解中對詞匯和語句的理解、翻譯。沒有豐富的詞匯積累,達不到考綱對詞匯和短語的要求是無法答好題目的。提前準備、掌握構(gòu)詞法、熟悉詞匯和短語、關注詞性和搭配是備考詞匯和短語的核心法則。
2.語法結(jié)構(gòu)
特點:考查的語法點多?!蛾兾魇∑胀ǜ叩冉逃龑I菊猩荚囌f明》明確要求考生“掌握各種主從復合句、時態(tài)、倒裝、虛擬語氣等語法形式”。2009至2012年的四套考題第一大題共計160題中,有74題分別考查了非謂語動詞和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主謂一致、動詞時態(tài)、虛擬語氣、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情態(tài)動詞、代詞用法、形容詞和副詞用法、反義疑問句、倒裝、強調(diào)句式、感嘆句和倍數(shù)的表達等語法內(nèi)容。這就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語法基礎??墒悄壳爸袑W英語教學中對語法教學的“淡化”處理,導致學生語法基礎非常薄弱。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甚至對詞性和句子成分沒有任何概念,更談不上熟悉并掌握主從復合句等。
復習對策:針對語法考點多的特點,建議考生在考前進行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學習。應從詞法、句法、句子成分、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的基本概念開始。以2011年第38題為例: ,we went swimming in the river.
A.The weather being very hotB.It was a very hot day
C.The weather was very hotD.Being a very hot day
篇10
論文摘要: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在國內(nèi)起步早、普及廣。但是從目前高校畢業(yè)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情況看,對英語的靈活運用,還是差強人意。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英語在教授過程中的銜接問題。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的學習存在重復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本文針對這種銜接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進行教學方法上的探討。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在我國是普及最廣泛,得到高度重視。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考研、考博,英語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由于考試制度對英語地位的確立,那么自然會受到教學的高度關注??墒俏覀冋{(diào)查發(fā)現(xiàn),高校畢業(yè)生,經(jīng)過十幾年的英語學習,對英語的聽、說、讀、寫,依然存在著嚴重的障礙。這種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使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僅僅為考試服務。而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大部分原因在于中學英語的應試教學在過渡到大學英語其間,存在著巨大的偏差。其中的問題,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喪失,或者是對英語產(chǎn)生逆反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本文首先分析存在的問題,再根據(jù)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一、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銜接中的問題
每一個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必定存在過渡時期,而過渡時期確是關鍵的階段,關系到事物發(fā)展的成敗。同樣英語學習的過程,大多數(shù)人都經(jīng)歷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英語學習。其中最為關鍵的飛躍階段存在于高中與大學的銜接中。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可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但是,其間不可避免存在著很多問題,下面我們從教學目的的差異、教學方法的錯位,以及學習教材的不同等方面,來說明銜接問題。
(一)教學目的存在的偏差
中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應試,其主要授課內(nèi)容是教授做題技巧與解題方法。高考需要什么教師就會教授什么。例如高考試題有聽力部分時,學校重視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之后刪去聽力部分的分數(shù)不計入高考成績,學校以及老師立即放棄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要獲取考試的高分,依然要具有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只是在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過程中,偏重的方面不一樣。例如,“聽”注重聽力的做題計較,“讀”注重閱讀速度與閱讀理解的做題方法。只讀每段的第一句或者是只讀最后一句?!皩憽眲t只側(cè)重小文章的寫作,背誦一些語句往里面套用。這就說明中學英語教學,看著的是英語分數(shù)而不是英語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只是片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導致英語的學習嚴重的理論話、試題化,而不再是活生生的語言運用。
而大學英語則注重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除去通過大學四、六級的考試,大學英語注重英語學習的全面技巧。可以靈活運用語言與外國人交流,可以閱讀英語雜志與網(wǎng)站,可以進行英語方面的寫作。大學英語更加注重英語素質(zhì)的提升。
可是基于兩者目的的差異,教師嚴重偏向自己的側(cè)重點。中學英語側(cè)重做題技巧,大學英語妄圖迅速將學生拉回正常的語言學習是不可能的。學生在中學剛進入大學時刻,各方面的智力、思想狀態(tài)依然停留在高考的威壓下,所以做好學習過渡在大一是一個關鍵時刻。
(二)教材編排的不同
國家對基于對中學大學英語的不同階段,對教材編排進行差異的變化。中學英語主要是簡單的情景對話,相應生詞的記憶,以及單元小結(jié)的寫作與聽力。這些內(nèi)容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生疏的單詞,會根據(jù)單詞組成語法、詞法正確的句子。中學英語教材注重學生基本能力的掌握,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對于語法都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學習。無論考試還是課堂,教師對語法的教授是很全面,也注重學生對語法的掌握。
但是大學教材卻是由不同板塊組成。大部分有泛讀、精讀課。泛讀章節(jié)注重學生對快速閱讀、跳讀等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單詞并沒有要求完全掌握,但是注重學生猜詞的能力,以及一詞多用的詞法分析。精讀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長難句的掌握,以及課文思想的滲透。從這方面來講,大學英語注重的是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與他們思維方式的解讀。
大學英語聽力課與學習課、口語課都是分開的。這樣的安排對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有很大影響。只是教材內(nèi)容與中學的學習有很大重復,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的情緒。這需要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運用技巧來化解這種難題。
(三)教學方法的錯位
由于初中高中教學任務不同,那么所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存在著很大差異。中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依據(jù)教材的編排對課文進行簡單的講解,重點是對于單詞的講解,用法的分析,占據(jù)課程學習的二分之一。之后會給學生相應的練習題進行測試。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掌握句法、單詞,目的是提高考試能力。教師把所有的課程內(nèi)容,以及相應的練習都會準備好,發(fā)放給學生,一切都是由教師布置,安排好來進行英語學習的進度。
而大學英語教師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他們的主要任務不是面面俱到的把所學內(nèi)容灌輸給學生,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對于課文、單詞的講解會一帶而過,重點是探討課文思想,偏向英語國家文學的講解。
二、如何解決銜接過渡的問題
上文我們探討關于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各方面的差異。在學生由中學過渡到大學,由于英語教學從教學方法,教材等等差異導致學生進入大學并不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這種脫節(jié)或者是重復學習導致學生找不到學習的坐標。針對上文談到的問題,我們找出解決途徑。
(一)轉(zhuǎn)變教學目的
中學教學的目的是應對考試,提高卷面做題技巧。一切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是為了考試的成績。而大學注重的整體素質(zhì)與運用能力,以及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與思維的掌握和了解。根據(jù)這種脫節(jié)的狀況,教學大綱需要進行調(diào)整。例如中學一、二年級重點考察英語的聽、說、讀、寫的運用能力。升學的三年級可以在這些基礎上全面教授應試技巧。如果三年都對學生進行應試培養(yǎng),會嚴重異化學生學習英文的目的。
而大學英語教學要注意與中學教學的過渡步伐。學生剛從高考的題海中走出,忽然進入一個完全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對待新的教學模式確實存在不適應。因此,需要在大一的時候,做好過渡工作,而不是飛躍的轉(zhuǎn)變。大一的英語教學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zhuǎn)變他們的學習興奮點。以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現(xiàn)在是為了運用,閱讀書籍、交流、以及了解別國文化等等。逐漸轉(zhuǎn)變他們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方式,把做題的偏重,轉(zhuǎn)變到運用的范圍。例如,教師可以提供學生一些學習資料,課外閱讀,像經(jīng)典名著的簡單版,書蟲系列,推薦英文電影,以及上課的英語話劇表演,開展一些與外國學生的文化交流。這些活動可以慢慢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模式。用一種課外交流的方式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過渡期。
(二)調(diào)節(jié)教學方式
中學英語教學教師的課堂任務是按照大綱要求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大部分都是滿堂灌的做法。無論是單詞講解還是課文的朗誦與解析,教師沒有自由度去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而大學卻相對寬松,教師可以在英語學習的課堂中,就一點與學生進行深入討論。關于中西生命觀,價價值觀以及處事思維等等,從這一點來講,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學生思考問題,不僅僅是學習更要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因此學生在對待教師的教學方式上,有著陌生的感覺,甚至無法立刻跟上教學步驟。這需要教師調(diào)整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中心,以帶動學生思考為重點,鼓勵、支持學生課堂發(fā)言,多與學生進行課外交流,以此來幫助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
不過也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渴望新穎的教學方式,體驗大學自由、開放的學習。而教師卻停留在灌輸式的中學階段,所學的東西依然按照從基礎開始教起,依然從基本的聽、說、讀、寫開始,這樣嚴重挫敗學生的積極性。此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對英語的喜好。由于教材在編排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重復的地方。但是教師應該先分析學生的英語水平,針對他們的學習缺陷與學習弱點來彌補中學時期的不足,而不是重復的機械學習。例如很多大學生英語發(fā)音不準確,由于中學并不注重英語的“說”,很多農(nóng)村教師發(fā)音不準確,導致學生的英語發(fā)音錯誤百出,此時,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糾正學生發(fā)音,完善他們的英語學習。彌補中學學習的缺陷之后,再進一步的提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且可以彌補他們的不足,可以敢于說、會說、能說英語。
(三)注重自學能力
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是主角,他們起著主導作用。而大學英語教學,老師是輔助,他們存在的價值在于指路。所以教師在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多開展一些與英語有關的課外活動,像學校的英語角、英語歌曲大賽、英語演講比賽,以及英語話劇等等活動。英語活動對學生英文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從發(fā)音、句法、以及應對能力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教師在學生過渡時期,需要做一定的指導,不能完全放開學生學習,而是逐步放開,松緊有度。
另外,對中學教師的要求是除去三年級全力應對考試以外,在一、二年級,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每堂課的預習和課后作業(yè),都是對學生自學的一個鍛煉。這也為日后的大學學習打下基礎。
三、總結(jié)
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是教育界很早就提出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教材、教學任務、教學方式的差異,導致英語學習的脫節(jié),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需要我們改善教育方式,運用多種方法靈活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適應大學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曾沉.淺談大學與高中英語銜接的教與學的問題[J].安順師專學報,2010,(01).
[2]戴萍、梁玉玲.聽力教學中“環(huán)境練法”的實驗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2,(02).
[3]李健.“以學生為中心”外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S1).
[4]柯永紅.談中學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之銜接[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學版),1999,(S3).
[5]吳紅敏、韓成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思考[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7,(08).
[6]陳麗華.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初探[J].瓊州學院學報,2007,(04).
[7]慶格樂、汪澤青.針對大學生心理特征采取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