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修養(yǎng)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4-11 19:03: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師德修養(yǎng)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yè)、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加入教學教育工作領域來感觸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我感覺要成為師德高尚的老師,有以下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經常自?。?/p>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xiàn)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xiàn)。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后根據(jù)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fā)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于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于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fā)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fā)。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我時常會注意到了學生的一些想法,盡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fā)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fā)意義。可以說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chuàng)新。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有句古話說,“人有德于爾,爾不可忘。爾有德于人,爾不可不忘也”。

不和諧的師生關系阻礙這我國基礎教育的健康發(fā)展,成為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中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大弊端。處在世紀之交的當代中國基礎教育,究竟需要具備怎樣素質的教師隊伍 我認為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其次,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第三,必須改革舊有的教學模式;第四,必須改變封閉的教學方法;第五,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師德修養(yǎng)培訓心得體會

“快樂國學與師德修養(yǎng)”培訓學習心得

國培師德修養(yǎng)學習心得體會

現(xiàn)代師德修養(yǎng)的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心得體會

《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學習體會心得

《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的學習心得體會

《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學習心得體會

師德修養(yǎng)學習心得

師德修養(yǎng)心得體會

師德修養(yǎng)讀書心得

師德修養(yǎng)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學習《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無疑是一股清風蕩滌我心中一些陰暗斑點,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確了方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這本書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師德的內涵:一是教師對待教育事業(yè)的道德;二是教師對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師對待同事和教師群體的道德;四是對待學生家長及其他社會人員的道德。我想這是根據(jù)教師工作的內容和接觸的對象來劃定的四個范圍內的道德吧。我想做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待教育事業(yè):

忠誠并獻身與教育事業(yè)。要求教師在社會主義道德觀和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的指導下,在處理個人與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系時候,應采取利他主義的價值取向,就是所謂的“甘為人梯”、“燃燒的蠟燭”精神。

二、對待受教育者: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強調熱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情感的最高境界。要求教師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嚴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學生。

三、對待同事及教師群體:

堅持教師集體和其他教師的利益和需要高于個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現(xiàn)實中要表現(xiàn)理解、團結和謙讓。

四、對待學生家長及其他社會人員:

真誠相待、主動參與。要求教師在與學生家長交往的時候,表現(xiàn)出一種對家長的坦誠的溝通愿望,以及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發(fā)起或者參教育有關的社會性活動。

經過學習,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

篇3

關鍵詞:腹腔鏡修補術;胃十二指腸潰瘍;開腹修補術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共出現(xiàn)4例并發(fā)癥,僅為總數(shù)的8%,對照組出現(xiàn)1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其中膈下膿腫實驗組只有1人,而對照組有4人,腹腔鏡修補組顯著低于開腹修補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一旦潰瘍面向深部發(fā)展,發(fā)生穿孔后會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病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很容易出現(xiàn)嚴重狀況,甚至危及生命。[3-5]與胃潰瘍相比,十二指腸潰瘍發(fā)病部位為十二指腸前壁,且其穿孔概率更高,一般采用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

與傳統(tǒng)的穿孔修補術相比,腹腔鏡下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有如下有的:①手術創(chuàng)口小,對機體的影響程度低;②由于腹腔鏡的采用,使得手術不需要進入腹腔,操作輕柔,不會對胃腸產生過大的刺激,減少了胃腸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③手術時間短,術后腹腔殘余膿腫等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低;④止血確切,減壓充分。[6]本研究分別采用腹腔鏡和傳統(tǒng)的開腹修補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結果顯示:術后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方面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較傳統(tǒng)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已成為治療此類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只要是條件符合的病例,應及時進行手術。

參考文獻:

[1] 謝曉.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臨床應用價值的探討[J].醫(yī)學綜述,2014,10(19):3636-3637.

[2] Thorsen K,Glomsaker TB,von Meer A,et al.Trends i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peptic ulcer[J].J Gastrointest Surg,2011,15(8):1329-1335.

[3] 康健.腹腔鏡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50例臨床分析[J]. 臨床醫(yī)學,2011,33:90.

[4] 陳旭,耿翔. 腦出血的研究現(xiàn)狀和治療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12):947-949.

[5] 馬云濤,蘇河,王曉鵬,等.腹腔鏡下修補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治療體會[J].中國內鏡雜志,2007,11(11):1186-1188.